第168章(第3页)

 不过竹木浮桥的载重量有限,所以五十余名羽林辅骑只能留守乡镇。 

 十几个甲士踏上浮桥,竹木一伸一展,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声。 

 原本浮在水面上的竹木也被重量压的曲入水中,使河水没过足弓、反流而上。 

 “诸君不可同排而行,保持距离通行浮桥。” 

 在周元下命后,两位魏武卒自发走到队前开路,其余甲士依次排队通行。 

 “将军您看,此处便是祝公书中的迷林入口,再往前过青石小道,便能抵达竹乡梦园。” 

 乡镇三老走在前面引路,不时给周元他们介绍一番竹海美景。 

 待到竹乡梦园时,周元才发现那里是一片枯黄竹林。 

 “此地竹林为何枯黄,可是有什么说法。” 

 “禀将军,竹不同木,可一株扩散成林,根茎成竹鞭四散俯伏,上出竹笋、不采成竹。 

 约六十年到一百二十年一开花,竹花一开、即生竹米,鸟雀鼠兔可得饱餐。” 

 “然竹性刚直不懂变通,一生只为一事而存,未开花前全力铺展以成竹林。 

 一旦开花,竭力供子、竹亡种存,待有好雨时节,一夜可碧绿葱葱,如此往复,乃成竹海。” 

 “因此将军所见竹林,非群竹之林,乃几棵青竹铺展所化,自然同生同死。” 

 “竹乡梦园内的竹林奇就奇在此处,凡竹六十年开花,种在此处的竹子却是十年一轮回。 

 因复合竹乡一梦、终是无果的悲情,所以我们从不在此栽种新竹,任其自衰自盛。” 

 乡老介绍的没错,枯黄竹林内鸟雀众多,皆在享受竹米遍地的盛宴。 

 直到周元一行人入园,那些贪吃的家伙才象征性挥动翅膀,换个地方继续啄食。 

 “将军且看,那座竹乡梦园碑后,便是祝公书中描述的林尽水穷处。 

 但林尽水穷后是坚实丘壁,并无祝公所说的自在竹乡。” 

 周元透过枯黄竹林向后望去,但见到林尽水穷处一片碧绿。 

 那竹乡一梦终是老者暗悔思藏,为青年张扬不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