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这日子可怎么过!(第2页)
马寻看向汪文,笑着说道,“兄长,姐夫托我问问你,家里可还好?”
“好着呢。”汪文笑着回答,“也是我不争气,总是劳烦上位记挂。”
马寻也笑着说道,“那不是应该的,姐夫还让我跟着你去趟庙里。你说他这事情办的,全天下的人都要知道我当过和尚了,我现在就怕他哪天让我去管着僧侣。”
皇觉寺始建于北宋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出家的於皇寺,不过元末毁于战火,朱元璋有意重建,到时候就是‘龙兴寺’了。
明朝可是有僧官,有管理着佛教的僧录司,也有着管理着道教的道录司。
朱樉就凑趣说道,“舅舅不用担心,父皇说你出家纯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他虽不太读佛经,也比您强一些。”
马寻白了一眼朱樉,随即看向刘英问道,“兄长,听闻您添孙子了?”
刘英喜笑颜开的说道,“都是托上位的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马寻就笑着夸赞说道,“先公仁善,因此福泽后嗣。皇后殿下托我送来长命锁,还请兄长不要嫌弃、务必收下。”
刘英也是激动,其实想想看也有些恍惚。当年他的大伯冷眼旁观朱家人的灾难,无论朱重八和朱重六领着朱重四的遗孀、子女的哀求,就是不愿拿出一块地让朱家人埋身。
也就是他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让朱家人可以裹着破衣裳入土。
那会儿的刘英也只是冷眼旁观,或许有那么些于心不忍。
可是后来的事情就是听说朱重八和尚都当不下去四处流浪,再后来就是凤阳遭了兵灾,刘家也破家了。
那时候的朱重八好像是在滁州,又占了和县,谁知道打过了长江占了金陵,如今都成了皇帝了。
他那堂妹有些时候还在感慨,小时候朱重八看她一眼都觉得腌臜埋汰,现如今她只是一个乡野村妇,变得粗鄙了。
汪文看着马寻笑着问道,“那我就斗胆了,称呼国公‘小弟’。”
“这是应该的。”马寻就笑着开口,“我也就是仗着我姐的身份,才敢在您二位面前说话。不瞒您二位,我那姐夫对您二位也是感恩戴德。”
马寻严肃起来说道,“刘家老爷肯定是要追封为侯,只是这个事情得等等,还望刘兄见谅。”
刘英急了,是真的惶恐了,“国舅爷,这玩笑开不得。先父虽有些许仁举,只是岂能让陛下追封侯爵!”
“您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朱家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马寻更加严肃的说道,“只是如今皇陵未曾建好,也只能委屈兄长了。”
汪文没什么好羡慕的,因为刘家确实拿出土地葬了朱家的先祖,只要是朱家的子孙就必须要认这份恩德。
而他汪文就不一样了,当年也就是挑着老娘为朱重八准备的礼物,跪在寺庙前恳求收留,现在得了官职等已经足够了。
毕竟汪文这是改了姓氏,是跟着他母亲姓。而本家的曹家,那也是有兄弟在继承香火,家里的赐田可不少。
当年的刘德、刘继祖这兄弟两个看起来田地不少,可是和现在的曹家(汪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