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

第178章 心眼多的大儒们(第3页)

不过宋濂忽然看向马寻问道,“国舅,听闻太子殿下指点了学子经义”

“是有这么回事。”马寻就说道,“只不过那人的文章我也让人看了,只怕是难以中榜了。”

詹同就问道,“那人的文章就如此不堪若是能够取中,也不免是一段佳话。”

詹同这个说法其实也没问题,太子朱标亲自指点的学子被取中,那确实是佳话了。至于这是不是舞弊,是不是对其他人不公平之类的。

这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指点的人是太子朱标,是大明的储君,这些士子们想着的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马寻摇头说道,“我倒是想要将那人取中,只是才学不够,真要是取中了不只是害了他,也难以服众。科举取士最重公平,岂能是因一地、一言而取”

对于马寻的这些油盐不进,宋濂、詹同等人也觉得非常为难,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能够稍微顺从一下大家的意见。

宋濂试探了一下没用,自然也就只能偃旗息鼓了,继续说下去就有些不太好了。

虽然宋濂有不少私心,可是作为朱标最为敬重的大儒、老师,宋濂还是一个坚定的太子党。

所以在很多的时候马寻也不会主动和宋濂起冲突,大家在一些事情上还是有着一些共识。

陶凯看向马寻,笑着问道,“国舅过些天又要回返中都”

“秦王殿下几个还在中都,我也要奉命回去耕田。”马寻露出苦恼的样子,说道,“虽说我家耕读传家,只是我真不太擅长耕作。”

听到马寻的话,其他人也都是捧场的笑了起来。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和一群五六十岁的人在说笑,看起来还是无比的和睦,怎么看也都是有那么一些违和的地方。

只是大家似乎也都不在意,年龄有些时候确实无比重要,可是身份显然更加的重要。

陶凯就有些为马寻忧心了,“还好现在国舅年轻体壮,又擅长医术,如此来回奔波实在辛苦。太子殿下即将大婚,国舅到时候还要回来。”

“几位亲王殿下到时候也会回来,这是我们该做的事。”马寻就笑着说道,“我也不喜欢长期留在一地,四处走走才是最好的事情。”

马寻说出这些话,大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反倒是觉得很正常。

京城这个权力中心是很多人向往的,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陶凯看向马寻,试探着问道,“秦王殿下仅比太子殿下小一岁,是不是也该为秦王殿下选妃了”

詹同也立刻说道,“秦王殿下乃宗室诸王之长,秦王妃之选自然当慎重。”

宋濂也跟进说道,“詹尚书所言极是,秦王殿下选妃事关社稷。当选名家贤女,这才是正道。”

马寻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这些人没办法在太子妃的事情上说什么,现在就惦记着秦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