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

第167章 法理 人情(第2页)

这也没什么贬低自己的,只是恪守本分而已,只是让天下人知道皇家重仁义、孝道,这是为了更好的教化子民。

任何的年代都提倡道德,尤其是现在乱世刚刚结束,伦理道德的恢复、重塑,也就更加重要了。

提起诸王祭祀,天下人想到的是皇家不忘恩情,想到的是乐善好施、宅心仁厚,真的可以福荫后辈。

要不然想想看刘继祖,想想看汪干娘,他们当初就能想到朱元璋会飞黄腾达,他们就是想着要朱家人报恩

所以有些事情真不是马寻谦虚,而是在配合着皇帝施政。

事情现在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做,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了。

斋戒结束,朱樉等人换上冕服,而马寻也换上朝服,大明的三大亲王,以及最特殊的那个靖江王开始祭祖了。

百官都是随同祭祀,这些事情都是大家该做的。

正式的祭祀结束,马寻将朱守谦叫了过来,“先前是君臣之别,现如今不一样。你是朱家长房首嗣,你祖父、祖母也都埋在这里,你去培土。”

朱守谦看了一眼马寻,小声说道,“我娘说我家宗嗣变了。”

马寻忍不住心里恼火,朱文正的妻子谢氏也不知道这一天天的在孩子面前嘀咕些什么。

一个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这个谢氏,估计没少在朱守谦面前说些怪话。

“里头埋着的是你祖父、祖母,难道还要你堂兄弟先去祭拜”马寻更加恼火的说道,“我问你,陛下可曾有旨意改了家世”

朱守谦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好像没有。”

“好像没有”马寻更加恼火,“你祖父被追封为南昌王,封你为靖江王,还要怎么样这大明诸王之中,除了陛下那一支,就是你这一支,你还想怎么样”

朱守谦有些害怕了,他平时也是仗着朱元璋的宠爱,所以有些任性。

这孩子任性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的他不愿意就藩,朱元璋发脾气都不行,还是马秀英去劝才好一点。

就是这么个任性、肆意妄为的性子,在一众属官的劝谏下姗姗来迟的上表谢恩,朱元璋看的直落泪,一个劲的说这孩子小。

是真的‘孩子’,十多岁的孩子不懂事,还是童真纯善的好孩子。

就藩之后三番五次横行不法,被朱元璋废了又立,屡教不改的他还作诗讽刺朱元璋。

有些时候想想,也会为朱元璋感觉到无奈。

他的这些子孙就没几个省油的灯,虽然也有德才兼备的,但是这是极少数。

更多的还是有些能力和本事,但是道德水平不高,这就属于典型的‘有才无德’。

或许朱元璋也是觉得乱世刚刚结束,他希望这些宗室有能力帮忙守好社稷,也认为他和朱标能够镇住这些子孙。

只是有些事情,可能也超出了他的一些预期,这些宗室放飞自我后,那简直就是突破了朱元璋能够想象的最恶劣的品行极限了。

这自然也让马寻有了一些危机感,教育好这些皇子龙孙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