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鸿都门外,真皇叔与曹阿瞒(第2页)

 所以,迈入车厢之后,便暗暗思忖今天能够见到哪些风云人物。

 曹操?还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

 随着史阿扬鞭。

 车舆驶动,垂挂的陈国世子旗随风飘荡。

 刘忠见此一幕,抱着怀中公文,朝宗正府匆匆而去。

 此次刘牧聘剑师,纳门客,还要与天子购买十匹骏马,都需要他上下跑动打点,免不了与宗室,中常侍扯皮,耽搁不得半分。

 鸿都门学。

 始建设于光和元年。

 因选址鸿都门外而扬名,更是为了牵制世家大族而设。

 这所太学,博各家所长,突破大汉独尊儒术的藩篱,学子皆为天子门生,可任侍中寺,又能出任职地方府门的官职要位。

 可随着鸿都门学的兴盛,儒家所掌的谶纬之学大行其道。

 汉王室,刘姓宗亲,被动神化,双方成为彼此对立的无形意识。

 可以说,谶纬之学对汉王室作用极大,但会架空皇权,将王朝兴衰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信仰之上,促使刘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汉王室想要是神化,刘宏想要与士族夺权。

 因此两方相争之下,天子近乎失去了宗室支持,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又因鸿都门学受到士族渗透,陷入极为掣肘的局面。

 飘荡的思绪,随着马匹唏律声戛然而止。

 鸿都门学之内,身影幢幢,人头攒动,犹如浪潮般拥簇向前。

 “世子。”

 史阿肃然道:“人太多了,可要避开?”

 “不必。”

 刘牧掀开帷裳走下车舆,眺目扫过避开的人群,淡笑道:“我们走进去便是,鸿都重地,安能纵马驾车,扰了琴音。”

 “说的好。”

 “世子当为俊杰。”

 陡然,身后传出一声朗笑。

 史阿警惕的扶剑回眸,一个身高与他七尺青锋等同,且身形消瘦,目光却分外锐利的中年儒士负手而来。

 “曹议郎。”

 刘牧眯着眼,微微作揖。

 议郎曹操,不止后世极具盛名。

 如今的洛阳,亦能道一声翘楚,不管熹平年在北部尉立下五色大棒,还是在朝议时,屡次抨击谄臣奸佞,都被人评的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