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刘牧之臣,幕府文武众星闪耀(第2页)

 蔡邕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仓颉篇,史籀篇,急就篇启蒙,这只是熟读,想要理解经文要义,恐怕需要半生的时间。”

 “懂了。”

 刘牧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蒙学,还没有后世那般完善。

 尤其是标点符号,虽然大汉有句读,但还不够成熟。

 “骠骑,准备编撰新书?”

 蔡邕倒吸了口气,难以置信的猜测道。

 “有这个意思。”

 刘牧捏着茶盏,沉声道:“难以理解经文要义,是因为断篇问题;识字较慢是识音太难;我准备以此入手,并编撰大汉字典,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更加详细一些,可以随时查字与其意。”

 “骠骑大才。”

 蔡邕眼睛猛的一亮。

 刘牧思忖道:“劳烦蔡师与卢师集合陈国所有文士,列出大汉的常用字与生僻之字,争取年关之前弄完此事,识音与断篇我来处理。”

 “诺。”

 蔡邕作揖离去。

 “难搞啊。”

 刘牧眯着眼笑了笑。

 后世的启蒙法容易普及,可大汉是大汉,并不适合。

 所以效仿洪武正韵是最好的选择,但音又不同,只能借反切法来解决识音问题,断篇直接抄标点符号就可以了。

 大汉字典,更加容易了,唯一差的就是印刷术。

 相较于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许更好用,可惜不适合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出现了拓印法,由头还是刘宏弄的熹平石经,学子抄录不及,才弄出拓印法门,若再进一步便是雕版印刷。

 对于如今的陈国而言,取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盘一步到位是最好的选择。

 一连两日。

 刘牧几乎都是在书房度过。

 直至第三日正午才洗漱更衣,前往大堂议事。

 骠骑将军府,规格仅次于陈王府,是两个府苑打通,厅堂扩建而成。

 此刻,大堂之内人头攒动,左右设大椅,长案。

 左侧坐着陈国相顾雍,中阁祭酒贾诩,南阁祭酒荀攸,北阁祭酒戏志才,卫觊,羊衜,裴茂,蔡邕,卢植……

 右侧则是:中领军赵云,中护军张绣,前护军黄忠,后护军阎行,左护军高顺,右护军张辽。

 王越,满宠,史阿,以及徐荣,陈槐,在旁处等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