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以武止戈,冀州只有一次决死之机(第3页)

 “这……!” 

 司马朗眸子顿时黯淡不已。 

 “兵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有时候,战机就在瞬息之间的变化。” 

 张郃起身拍了拍司马朗的肩膀,安慰道:“莫要忘记,当一方强大到极致,只需稳步推进便可,他们驻扎城外不管攻不攻城,就意味着我们的沿河防线已经被打破,除非邺城有兵马支援,与我们内外合击去讨灭神武军。” 

 “将军。” 

 司马朗攥着拳头问道:“我们数万军,难道还惧三千军吗?”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一旦出兵,便意味着失败。” 

 “因为有十倍的兵力之差,亦没有人能保证胜过大汉王师。” 

 张郃眼中满是凝重,告诫道:“所以我们只能固守黎阳,等冀州主力撤回邺城,籍此让神武军迫于无奈退回荡阴或者朝歌。” 

 “某明白了。” 

 司马朗深吸了口气作揖一拜。 

 继而带着落寞之情,一步步走向营外。 

 直至此刻他才明白,冀州众将早已被消磨去了战心。 

 他们畏惧于大汉王师的兵锋,都在等一场破釜沉舟的决死之战。 

 或许,只有袁绍还有一小部分人,怀揣将镇国府拉入战争泥潭的想法,借此从内部瓦解大汉。 

 “将军。” 

 高柔望着远去的身影欲言又止。 

 张郃揉了揉脸颊,沉声道:“用兵最无解,便是堂而皇之,不到破釜沉舟的决死之战,什么都可以妥协,主公能想清楚神武军分兵,就是为了以武止戈,让冀州主力回撤!” 

 “罢了。” 

 高柔按剑走向帐外。 

 冀州,只有一次破釜沉舟的资格。 

 他明白,张郃明白,袁绍不可能想不明白。 

 所以,这场兵事不管怎么变动,最终只有一个结局,便是冀州敛兵,等候大汉天子亲自开启这场讨伐不臣的战争。 

 “如何。” 

 军营之外,于寒风中等候的司马懿问道。 

 司马朗摘下身上的大氅递过去,说道:“为兄今日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压人,什么叫以武止戈!” 

 “额?” 

 司马懿眼中满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