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贼心不死,秦家父女的欢欣(第2页)
“秦大人,这些草图都是你亲手所绘制的吗?”
秦业微微点头说道。
“正是,侯爷,可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您尽管说,下官马上就改。”
贾珏摆了摆手说道。
“没有,这草图很好,大气规整,秦大人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这么短的时间里,秦大人便设计出了这么好的方案,真是令本侯叹为观止。”
“很好,就按这个图纸,尽快开始动工吧。”
“在建造期间,还少不了秦大人在一旁协助。”
“本侯会跟工部尚书刘大人打个招呼的,这段时间你就在侯府当差吧。”
“来啊,去账房支取五百两银票给秦大人。”
“小的遵命。”
一旁的小厮随即便往账房去了。
秦业见状赶忙说道。
“这如何使得。”
贾珏微微一笑说道。
“本侯不懂建造,但本侯尊重技术。”
“秦大人,这五百两银子是你应得的报酬,踏踏实实收着就是了。”
“好了,回去准备准备吧。”
眼看着贾珏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秦业只得拱手一礼说道。
“既如此,多谢侯爷赏赐,下官便愧领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小厮取来了银票,而后秦业便告辞离开了侯府。
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秦业怀中揣着银票,心里很是开心。
工部虽然负责营造,油水很大,但是在王公贵族眼中,秦业这些官员,跟匠人无异,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
以往工部的其他官员去王公贵族府上,根本就见不到正主,就算是管家,也对这些官员不屑一顾,觉得他们不入流。
但是方才在侯府里,贾珏不仅亲自见了秦业,态度还十分和善。
这让秦业不由得对贾珏好感大增。
看来坊间传闻不可尽信,谁说冠军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
这分明就是谣传,根本做不得数。
而且侯爷赐下的五百两银子,可算是解了秦业的燃眉之急了。
秦业这么多年本本分分,从不贪墨,靠着微薄的俸禄度日,生活十分清贫。
以前倒也罢了,清粥白饭,一家三口度日还能撑得住。
但是随着儿子秦钟越来越大,也该到了进学的时候了。
之前为了给秦钟找个学堂,秦业厚着脸皮找到了许久未曾走动的宁国府。
宁国府的大爷贾珍倒是答应可以让秦钟到贾家开办的学堂进学。
不过二十两给先生的束脩却把秦业给难住了。
秦业求爷爷告奶奶的凑了一番,还差七八两银子。
如今贾珏赏赐了五百两银子,所有问题瞬间就迎刃而解了。
钱是英雄胆嘛,兜里有了银子,秦业的心思便也大了。
之前他想让儿子秦钟去贾家的学堂,完全是无奈之举。
他也清楚,就贾家那群少爷秧子,凑在一起读书肯定学不来什么好。
如今秦业有钱了,自然也想给儿子提供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听说白鹿山书院有不少大儒执教,一年的束脩八十两银子,而且去那里求学的,都是有心科举十分上进的年轻人。
自己儿子在这么一个氛围里,肯定会学好的。
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但现在有银子了,怎么说也得让儿子去白鹿山书院读几年,若真的学有所成,自己砸锅卖铁也得好好支持儿子。
在一路的畅想之中,不知不觉马车便已经停到了南城的一座独门单进小院儿里。
这便是秦业的家了。
神都格局东贵西富,东城是权贵居住的地方,西城集市云集,富商大多居住于此。
至于北边,乃是皇城。
所以南城不用说也知道,就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了。
秦业当了几十年的官,也只在南城安得起家,说来也有些辛酸。
在马车停稳后,秦业下了马车,车夫拱手一礼后说道。
“秦大人,明日清晨小人再来接您,告辞了。”
“慢走,慢走。”
车夫离开之后,秦业提着一个食盒笑着走进了小院之中。
院中,一个身着浅蓝色麻衣,约莫十六七岁,容貌姣好身材窈窕的女子正在洗着衣服。
熟悉红楼的老哥自然知道,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