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就连腾讯,适配APP都更加积极了!(第2页)

 

所以,对于此刻的华为来说,一个指缝流沙,就是抵得上百万雄兵。

 

这么说一点儿也不夸张。

 

华为内部的意见也是因此得到了空前的统一——什么单框架、双框架,可升级可降级的,已经没人去讨论这些问题了。

 

原来是担心直接全上,应用生态不够完善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销量。

 

如果给用户多一种选择,又担心的用户量不够,影响厂商的适配态度。

 

而现在,完全不必担心。

 

根据ate60系列的情况来看,哪怕是预装4.3,用户升级的积极性也绝对非常高涨。

 

既然如此,那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所谓了,让用户用脚投票就是了!

 

所以何钢此来,目的也很简单:巴巴的给郝成“送”服务器来了——真要算力供不上,吃亏的还是他们!

 

就没等郝成开口,何钢自己就提出来了:“我们在临江还有一个新建的算力中心,有500 p的算力,原本是计划做华东地区综合创业算力服务中心的,现在你要不要”

 

“多少钱”算力郝成当然需要,不过500p的算力中心,光造价估计接近5亿了。

 

“总成本是6个亿,我们按成本价给你。”

 

何钢说道:“你也不用付钱,ate70系列和atex6系列我们的授权费用回头直接抵扣,到时候直接走一下账就行。”

 

说完,何钢自己心里都感慨了,这算什么事儿啊,原本自家的算力卡那是排队都不好买到的,现在巴巴的给人来送来了,还得给他考虑钱从哪儿来。

 

就差问他电费付不付得起,需不需要华为先垫付着了。

 

“行,我也不跟你客套,反正也是给你们用。”郝成略一琢磨就答应下来,200一台,六个亿这就是300万台机器的授权使用费。

 

“那你赶紧把公司所有的手续都准备好,”何钢也是操碎了心:

 

“我们这边就正式做交接,还有,算法备案的事儿别忘了,如果有需要直接联系我,华为这边可以派人协助你。”

 

“放心,忘不了,已经在做了。……

 

“事儿是真多!”

 

挂了何钢的电话,郝成心里也是暗自哀叹了一声,他还是更习惯做技术工作:

 

“曾经我的梦想是做一个首席算法工程师啊我!”

 

……

 

女儿已经被媳妇儿送去幼儿园了,郝成也是简单吃了口东西就来到位于创新创业中心园区的办公区,曹松已经联系他了,今天韩子杰和张宁都会过来面试。

 

说是面试,其实也没什么好面的,张宁原本就是郝成一个小组的成员,熟悉的没法再熟悉了。

 

至于韩子杰,当初在原公司虽说不是一个部门,韩子杰是数据中心的。

 

但郝成负责的项目跟数据中心对接非常频繁,俩人经常一起共事,对他郝成也算有一些了解。

 

心思缜密,善于发现细微处的问题,不太爱说话,但只要一开口,就直指要害,往往这个要害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是郝成对他的评价,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因为学历的原因,第一批就被优化了——数据中心那边普遍学历是硕士,而他只是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