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生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2页)

 

真要应用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上,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这段路,硅半导体已经走过了,相当一部分人有着海量的经验。

 

如果通过小沙或者墨枢,将这些经验与碳硅融合的思路结合起来,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起飞。

 

而这些设计和制造经验,公开网络可是获取不到的,对于各大芯片设计和生产企业来讲,肯定也都是企业的绝对机密。

 

而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企业聚拢,并形成一个超强有力的合体,去实现芯片设计和制造的突破,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

 

郝成自是无不应允。

 

“那我们就初步先定下这个草案,”郝成说道:“后续将所有人聚拢到一起,再制定详细的方案。”


“嗯,没问题!”褚柏已获得非常高的授权,这种初步方案他自己就可以拍板做出决定。

 

……

 

一连两天的时间,郝成一直在接待应邀而来的重要领域的专家或者企业负责人,那是一刻也没有闲着。在商谈的过程中,他也在一步一步的构建着白驹科技未来的规划。

 

“聚拢一批顶尖科技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顶尖人才,然后共同攀登科技的高峰,小沙,你觉得怎么样”这几天的所有会谈,小沙也都是参与其中的,甚至,很多领域,小沙要比郝成理解的深入。

 

但是对于这个郝成都很有把握的问题,小沙却卡壳了。

 

【我…我不知道。】小沙更类人了以后,说话甚至都还停顿了一下,然后还加了一句解释【我的能力,局限于现在,融合分析已经可以说是强项了。

 

【但是,事物是不断的在变化的,今天的科技别说代表明年,可能连下个月甚至明天都代表不了。我只能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准来分析问题,而显然,这并不合适。】

 

郝成点了点头,现在ai所谓的推理能力,其实是运算而不是思考。而所谓的参数,就是运算所涉及的广度了,涉及的越广,算力需要越高,执行越慢。

 

哪怕是基于微意识体模型算法的小沙,也是基于运算的映射融合,距离思考这个词也仍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