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告诉大家:(第2页)

 

他老师可以利用小沙,短短一个月搞出n4p。而他也可以用小沙,但,最多就只能搞定14。

 

“这就是数据和人的同步,”周晓晨太佩服这种看似毫不相关,实则面面俱到的映射理念了:“行了,明天开始,咱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后续,根据工作安排,去调试碳硅半导体的设备,不过这个估计需要一点时间了。”

 

李坤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微环境系统以及相关的调试工作都是到最后的,而下一个阶段节点调试,才是近期工作的安排。

 

下一个节点是台积电等效3n,这边的预期参数直接对标的是n3p,预计调整周期45天。

 

周晓晨已经去准备下一阶段所需要的数据和材料了,而李坤却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新的碳硅半导体融合,是不是我的机会呢实力还是不太够!”

 

李坤从来都不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这个时候,他还在想,共享数字分身的事情。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自己岂不是就不用一天一天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了

 

“我的数字分身和我是有一个映射关系,而老师的数字分身和老师有一个映射关系。而两个数字分身,其实都是二进制数据,老师的数据我不能直接用,是因为我不懂,但,有没有一种方法,去做一个转换呢”

 

一开始,李坤压根就没理解数字分身的意义和其中的奥妙,所以也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

 

但现在……

 

他摇了摇头,这样也是行不通的,即便能转换成和自己数字分身一样的“格式”,自己不懂的东西,也还是无法直接理解。

 

但是,这样是不是能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理解,然后更快的掌握自己原本不了解的内容和知识呢

 

“小沙小沙,这样能行吗”

 

……

 

临州这边,芯片行业峰会的场外发布会已经在进行了。

 

郝成先是介绍了峰会的情况,并公布了乙级的合作课题以及相应的合作伙伴清单。

 

“郝总,我有一个问题,刚刚一直在听您说,新型的碳硅半导体芯片的后续研发和合作项目。有一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那就是,这样的芯片相比于传统芯片,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我们知道,小沙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甚至,很多人认为,它已经没有了上升和提高的空间,那么,这样芯片带给小沙更好的成长,甚至让我们去幻想,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想,郝总能够帮助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呀,我就不回答了,就交给小沙来回答。”郝成介绍了一下情况,说道:“我用的小沙,比公开的版本高一些,是内测版,你们听一下,就知道差别所在了。小沙,请。”

 

【好的,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

 

小沙刚好讲到的,就是李坤遇到的这个问题,不过,向小沙询问这个问题的,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小沙介绍了一番情况,然后接着说道:

 

【将别人的数字分身拿过来自己用,你们当中有没有人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呢有的话,请举手!】

 

现场约莫有三分之一的人举手了,他们确实想过,虽然只是一瞬间。

 

而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说是透露着清澈的眼神,心里还有些惊讶:还可以这样

 

而另外三分之一,虽然自己确实不曾想过,但是听小沙一说,立刻也恍然大悟了:竟然可以这样

 

【可以这样吗当然不可以!如果别人的数字分身,你能够拿来用,那么,全网络上的知识是不是都可以塞进你的外置记忆里

 

【在你不理解的情况下,当然是不可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不同,外置记忆的数据肯定都是不通用的。

 

【有人可能有疑问哈,不通用你在这里说个锤子!我说现在不可以!】

 

“以后有可能可以”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沉浸到小沙的节奏里了,甚至忘了它是一个机器人了。

 

“这个小沙一看就比我手机上的那个聪明,这就是内测版本的小沙吗”这个版本的小沙,郝成在内部会议上经常用,但是有直播的公开网络上还是第一次。

 

“小不小沙的现在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这句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未来真的可以那岂不是直接相当于灌顶了”

 

不仅仅是看直播的网友,现场的记者们和观众也有人有同样的疑惑,甚至都有人喊出“灌顶”这两个字了!

 

但是“灌顶”,怎么听着那么像玄幻小说里的剧情呢,科幻里都没有吧

 

【以后是否可以我的答案是:当然!不过注意哈,这个不是直接使用。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洋葱大家都见过吧就是那个圆形,一层一层可以剥开的那个!

 

【假如知识可以用洋葱的体积来衡量,一整个洋葱,那就是现代社会你所在的领域所有的知识,那么,你现在的知识水平那就是一个洋葱芯,就最里边那个非常小的点点,一捏捏!】

 

小沙的话语,别说在座的观众和记者了,就连郝成都有些惊讶,这比喻打得,幸亏小沙没有实体手指,否则还不得给你比划个“一捏捏”的手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