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第3页)
因为洪武二年的科举学子质量太差,于是朝廷实行荐举制,但弊端也很明显,任人唯亲、假公济私,甚至结党营私的情况时有发生!
再加上老爷子对官员苛刻,杀了一批又一批,导致官缺的情况非常严重。
直到洪武十七年,朝廷再次开科,那一次恩科直接录取了四百多名进士,而且含金量也很高。
虽然经过三次恩科,加上国子监培养的人才,官缺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却没有完全解决。
特别是地方官,许多地方已经缺主官半年之久,都是下面人在苦苦支撑,盼着朝廷能给他们送来父母官。
议个倭国,结果议出来这么多事,朱雄英扶着额头叹息不已,看来这个太孙储君并不好当,虽说老爷子留给自己的不是什么烂摊子,但许多弊端解决起来还是让人头大。
“孤就不信整个大明还挑不出来几个官员!”
沉寂片刻,朱雄英果断说道:“月底就是恩科殿试,方孝孺为主考官,黄观,还有国子监的张显宗为副考官,此次殿试,另加一个考题,就考他们如何治理一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