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章

 “原来是他!” 

 翰林院的董贯惊呼一声。 

 朱雄英抬头问道:“你认识他?” 

 董贯拱手道:“陛下,此人才学出众,能诗善文,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朱雄英点点头,并没有当回事,笑道:“原来是大才子,怪不得,字写得好,策论也能不错,这个状元他实至名归!” 

 说着,又随手拿起一份,这一次,他直接看向第二题。 

 诸葛亮以秦法治蜀,功润一方,解蜀汉之疲惫,百姓感恩戴德,王安石同样以严苛之法治宋,却毒害天下,诟病至今,究其缘由? 

 同样是以史论今的问题。 

 这题考的是变法,对应如今的新政。 

 这位考生答的是。 

 诸葛亮推行秦法之时,凡是亲力亲为,意真心诚,开公布道,行忠义之举,立功者虽有仇恨也必定有赏,犯法者虽有亲故也必定严惩,以至于政法虽然严苛,但处事公平,也无人抱怨,别人对他是敬畏而又爱戴。 

 而王安石在推行变法之时,太过自信,缺乏推行时的监督,导致官吏借变法之机,从上而下的压迫,剥削百姓。 

 各地官员为了提高政绩,王安石为了证明自己变法的正确,只会一层层的往下提高要求,为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变相增加了百姓的赋税。 

 这位学子不仅解析的很透彻,竟然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以青苗法为例,朝廷成立借贷衙门,以王安石的名望和身份,可以私人进行借贷担保,避免衙门逼迫百姓借贷。 

 看到此处,朱雄英大为震惊,这说的就是如今的宝钞衙门,已经逐渐形成最先进的金融系统。 

 文章最后,还把王安石贬低一顿,很极端的批判,王安石变法是为了造福百姓,但在权力之下却害苦了百姓,正是此次变法,导致宋朝衰退,从而有了之后的靖康之耻,万死不足以恕其罪。 

 外儒内法,这才让他躲过了后世的口诛笔伐。 

 “好厉害的考生!” 

 朱雄英暗叹一声,连王安石都敢骂,这绝对是个刚正的愤青,要是当了官,恐怕也得进都察院当个御史。 

 二甲,第,,, 

 朱雄英提起御笔,想写个第六名,写了一半却停了下来,揭开名字一看,顿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