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面生的人来打劫(第2页)

 王岳身为保管员,平日里常和宋建国在一起,上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多少能先知晓一些。

 分田到户的事儿,王岳心里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只是还没公开传开罢了。

 虽说如此,但在山里,地里种来种去也就那几样东西。

 旱地一般就种苞谷、红苕、麦子、洋芋这些,河边为数不多的水田能种上一季水稻。

 不过各家分开干后,能节省出不少时间,就可以用来发展些其他副业。

 宋阳作为王岳的好兄弟,自然不会落下他。

 “我哥家所在的青沟,别人瞧不上那地方,可那山沟沟里云雾缭绕,特别适合种茶。不然你以为我为啥让我哥搬到青沟去,就是先占个好位置,方便以后发展嘛!”宋阳笑着解释道。

 “种茶能赚钱吗?”王岳没接触过这方面,对这些事情不太了解。

 “当然能赚钱啦,山里山外的人都离不开茶叶,这东西一直都有销路。而且茶树四季都在发芽生长,春、夏、秋、冬都能采摘。”

 “不过,最好的茶是春茶,秋茶次之,夏茶相对差些,冬茶很少有人采,主要是为了让茶树休养生息。这可是一年到头都能做的营生,种上一园子茶树,打理好了,能采摘好多年,肯定能赚钱!”

 宋阳对这件事信心满满。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国内茶叶供不应求,还大量出口,他可是亲眼目睹山里山外茶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要是不赚钱,谁会去干这事儿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宋阳自然要抓住这先机。

 茶树栽下去,等个三四年成林了,那时候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只要加工得好,不管是卖给厂家,还是自己包装售卖,都没问题。

 “听你这么说,你选在盘龙湾,肯定早就有打算了吧?”王岳显然来了兴致,也听出了宋阳话里的意思。

 宋阳轻轻点了点头:“是有一些想法。盘龙湾那地方偏僻安静,水源方便,路也修通了,我打算在种养殖方面做点文章。”

 “快跟我说说!”王岳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我计划开辟一个药园,种些杜仲、厚朴、金银花之类的,还想搞点养殖,像黑猪、黄羊。”

 宋阳所说的这些,除了黑猪,其他的都是特产,在后世还是地理标志产品。

 至于黑猪,他想着不追求高产,用土法喂养,不用饲料,做成精品肉类,想必也会很不错。

 这些日子,宋阳思考了很多,心中多少有些雄心壮志,但事情得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没想到啊,你小子脑袋里装了这么多主意!”王岳的兴趣彻底被激发出来,“那你快给我说说,我那地方能干点啥?也帮我出出主意呗!”

 “早就替你想好了,不然你以为我为啥建议你在麻柳坡盖房子?一是因为那里靠近大路,确实方便;二来那山坡到处是些山石旮旯,别人瞧不上,却是种植木耳的好地方。”

 宋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辈子王岳外出闯荡几年,学到了木耳培植技术,挑的就是麻柳坡那片地方搞木耳培育。

 和传统的砍青冈木回来堆放,再到山里找木耳菌种接种不同,王岳自己培养木耳菌丝,培育出来的菌种让木耳产量翻了好几倍,而且质量上乘。

 木耳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材,同样的价格,在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下,王岳自然借此赚了不少钱,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