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条件不够技术来补

 蒋郁东去了老林县,程时就可以放心回家组装机床了。 

 林雪霁果然说话算话,能量也不小,陆陆续续从穗城送来了程时要的元件和材料。 

 郑拥军帮他买的国产cmos芯片cd4017分频电路也到了。 

 程时开始做机床本体。 

 为了不耽误厂里的生产,他都是瞒着别人,晚上自己一个人在车间里弄这些,然后白天补觉。 

 多亏了林雪霁弄来的材料。程时解决了国产材料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 

 之前自己调校的第四代机床,又解决了机床精密加工的问题。 

 之前跟郑拥军讲过的那个模拟“准闭环”被他做了出来,效果还不错。 

 主体做好之后,装配也只能他的小车间里进行。 

 先进的装配方法有四种。 

 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较少或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部分,采用互换装配法。 

 如果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但组成环数又不多的部件采用选择装配。即对零件的尺寸进行分组,然后选择合适的组进行装配,以提高装配精度。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零件进行修磨、刮研等加工,来达到装配精度,采用修配装配法, 

 还有通过调整某些零件的位置或尺寸,来补偿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保证装配精度。就是调整装配法。 

 程时的零件,除了刀具,全部靠自己在毛胚上进行手工加工,所以只能用后两种。 

 装配车间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恒温、恒湿等良好的环境条件,减少环境因素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还需要先进的装配设备和工具,如高精度的夹具、定位装置、吊装设备等。 

 这些条件,现在都只能勉强满足,其余全靠程时的技术来弥补。 

 他买了个二手吊装设备,改造翻新了一下,才能用。 

 高精度的夹具、定位装置都是买来二手的,然后自己改造。 

 所以进度格外慢。 

 装配好了主轴电机、主轴箱、主轴。 

 卡在了一直没解决的问题-没有高精度测量仪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