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真心之言

 阳光斑驳地洒在驿站外的小道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顾浩然和林悦然的货摊就静静地安置在这小道旁,周围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偶尔有赶路之人匆匆而过带起的微风,轻轻拂动着货摊上的物件。

 一位书生缓缓走近,他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虽破旧却干净整洁,脚下的布鞋也已磨损了不少。

 他的面容略显憔悴,却透着一股坚毅,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交织的光芒。

 书生顿了顿,缓缓抬眼看向顾浩然,那眼神中满是无奈,还有几分自嘲,微微颤抖的嘴唇似在压抑着内心汹涌澎湃的愤懑。

 “我们都是九年寒窗的穷书生,家里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什么人当过官。像我们这种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人家,我们能有什么本事让名师为我们写推荐信?”

 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悠长而沉重,在这略显嘈杂的环境中却清晰可闻,仿佛是对自身命运不公的无声控诉,每一丝气息里都饱含着多年苦读却前途未卜的惆怅。

 顾浩然微微皱了皱眉,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思索与关切,旋即开口说道:“我听闻有书生写了自荐信,专门去文豪的门口递信,总有几个被文豪接见的,你为何不去试试?”

 书生朗声笑起,只是那笑声中满是苦涩与悲凉,像是听到什么好玩的笑话一般,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去试试?怎么试?凭我脸大,还是凭我长得好看?我这种穷苦的孩子,哪有资格让门房为我网开一面,为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去通传?再说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步上前拉过自己的好友杨辉,那动作带着几分急切与不甘,重重地拍着好友的肩膀,“我的好友杨辉,他家三代以上做过官,但也仅仅是一个县令。如今,他们家再也没有出过任何一个官员,按理说,这样的他应该有机会见见文豪吧?”

 顾浩然轻点着头,眼神专注而认真:“是啊,应该有机会了。”

 书生却无奈地摇着头,额前的发丝随着动作晃动,他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沮丧:“可是没用啊,那门房说人走茶凉,玄孙辈的事情已经不带恩情,人家不给通传。”

 顾浩然配合着书生,跟着叹息一声,他的眼神中仿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样的凄凉感,那目光中满是对书生遭遇的同情与惋惜:“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