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我不是房地产商,我是攻坚脱贫小黑(第2页)

 

老领导反而不说话了,静静的听,还续了根烟。

 

伍曦慢悠悠:“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好像又不是不可能,我可以回头帮你问问。”

 

让卫东从自己记事本摸出那个联系方式抄一份,之前给了市里面也在查证。

 

这房地产的事儿就算是有了依托:“做生意肯定要赚钱,不然谁会做生意呢,当然我能保证少赚,更像是在商州打个样,用我在hk学到比较先进的方式来卖楼,然后全过程给各方探讨考察,毕竟江州搞了港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事儿,这会儿已经炸开锅了,好多记者都在到处打听。”

 

他跟着剧组来商州也有这个躲避目的。

 

实在是不愿当这个出名的猪,要过年了不吉利:“所以这边是挂着北较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名头测试,希望不要对外宣传,全程欢迎各方监督,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江州太出名了,围观热度太高了。

 

商业地产可以蒙过去,住宅小区一定会被全国围观。

 

与其说那时候自己来承担火力,不如先在商州悄悄的修个小区作为商品房销售。

 

这里,是让卫东基础最好的地盘。

 

而且既有经济条件略好的外贸相关产业,也有大量农村进城打工的务工人员。

 

光是这种目前在全国还比较罕见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个很有意思的实践。

 

关键还是当让卫东说出这句就是阳光日报当年刊登出来的著名语录时候,办公室里的空气好像发生了奇妙的折射。

 

哪怕时空错乱,四十年后这句话依旧是那么含金量十足。

 

自己就算是重生,也终将在这个世界消失,但这句话会永生下去。

 

而且老领导和伍曦都笑起来:“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好像说出这句话,大家迅速达成共识。

 

细枝末节都不重要了。

 

让卫东以北较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名义自己去划地,自己去审批,自己去制定所有流程!

 

因为那是工业园区,他自己批给自己!

 

就别说裁判、球员,连前锋、门将都是他自己……他也没这么傻,开发有限公司来承担这个名头。

 
老领导只旁观。

 

所以让卫东和伍曦出来,既没喜不自禁的兴奋激动,也没忐忑不安的权衡利弊。

 

平静得让伍曦都有点奇怪了:“你真有把握做这事儿”

 

让卫东觉得多简单:“要不你在这看着”

 

伍曦呆不住:“我最多看个头儿,有的是人看着你。”

 

结果步行回去市场对面新修那个二层小楼,作为开发公司,工业园区临时办公楼,很快召集齐了丁海峰他们几个。

 

现在整个园区已经运行了好几个月,各方面四平八稳没出问题,甭管是不是保留体制内身份,期待未来能走多高,这几位的工资、津贴肯定都大涨不少。

 

现在看让卫东回来,知道他肯定是要有新举措。

 

都挺兴奋,还以为伍曦是新加入的伙伴,纷纷跟他寒暄套近乎。

 

伍曦却一眼看出来丁海峰是让卫东留在这团队里的暗桩。

 

因为这俩才有无声的眼神交流。

 

老田作为园区主任,先汇报了一堆关于自由市场和几家工厂的情况。

 

麻纺厂和火柴厂肯定是转产转制了,肥皂厂期待改制,玻璃厂简直风生水起,但最大的客户还是让卫东,所以更期待大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