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满身都是干活儿腱子肉,切莫当成大肥猪(第3页)
让卫东再打乱时间线:“最大的三线厂就是渡口钢城,他们六七十年代刚建成试产的时候,得顺着小河把矿石拉出来,造了些百吨级的驳船,十来年过去内部支线铁路铺好干这活儿,驳船就闲置了,那边有人去收购了这批船,居然异想天开从金沙江运到江州,投入长江航运,结果他们不知道这段长江险滩激流根本没法通过,砸在手里了,我改制的搬运公司正在调集车辆过去准备把船沿着国道拖出来,这也不少花钱。”
就典型的事情还是那个事儿,但听起来重点已经不同了。
后世的自媒体啥的就最擅长玩这招。
伍曦跟他那个发小都听得满是开了眼的卧槽:“还有这事儿?多大的船,我在商州见过的驳船还能用车运出来?”
车组都已经赶过去了:“你看到的多半是两三百吨,三四十米长,五百吨的五六十米,这种上游支流的百吨级二十五米都不到,搞三线建设还促生了大件运输这个专业门类,不然超大的锅炉、发动机轴之类怎么运过去,这部分人没了大项目也闲下来,我接盘也要花不少钱,哦,就是你去住过那几栋宿舍楼,也要给他们盖。”
就主要表达个老子是赚得多,但花得也不少。
最后还拿过自己拎来布袋子,这算是他的设计推荐,既然塑料袋现在原材料还要进口,不方便普及,那就做布口袋。
就那种后世买菜的肩挎手提袋,几毛钱的布料、工费成本,用来当时尚款牛仔裤包装,还能得个袋子,秦羽烨都称赞这个创意好。
不过是老保安吃外卖习惯了收集保温袋吧。
从拿出里面几件t恤:“车上还有,喜欢的话带给家人朋友试穿下,已经在全国开始铺货,估计这个夏天全国都能看见……”
这会儿有t恤,但是叫汗衫,就是后来的老头衫。
松垮垮的作为内衣穿,只有不修边幅的老爷们儿老婆娘才外穿,年轻人哪怕穿背心都不穿这没有精气神的衣裳。
同样是t恤,版型和面料调整后,这种港版就是后来所谓的外贸款,挺刮厚实,特别是胸前或后背有字样、图案,立刻晋升到时装级别。
连伍曦和他发小都啧啧的拿起来好奇翻看:“这红心什么意思?”
一看就是学俄语的,拆哪儿都认不出。
“我爱中国啊,主打款。”让卫东鄙视他肯定成绩不好:“这船吧,就是用来顺着长江运t恤牛仔裤到沪海,然后装船外贸卖到花旗赚刀老儿斯。”
这下伍曦终于完全听清楚了来龙去脉:“就把山里面的三线厂那些人力物力,尽可能拉出来用?”
让卫东才嗯,算是把关于三线厂改造的模板展示清楚了。
吴生云要花好大的力气,才能控制住自己的神态表情别大惊小怪。
因为这必然不是给这俩展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