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上不下刚刚好(第2页)
这跟之前所有人都讲奉献的主流观点差别太大了。
让卫东看见老程他们也从后面进来,但摇摇手没顺着让开的人群到前面。
他就不妨说得现实点:“建立三线工厂就是为了国家崛起,国家安危,可时代变革不需要了,起码是暂时不需要了,一代人的付出,两代人的青春就错付了,就迷茫了吗,没有拨款没有皇粮就不会活着了吗,之前所有的理想确实需要作出些调整,不然没法催促自己去奋斗。”
这之前谁敢这么说啊。
可前两年的断粮,确实击溃了很多人的信念,转不过这个弯儿,就彻底失去了希望摆烂了。
整个礼堂怕是挤了一两千人,都鸦雀无声。
让卫东索性举例:“但总有人想冲出去看看,譬如章兰芝……”
这可是厂里现在最大的八卦,跟着副厂长出去后突然渺无音信,接着她爹妈也消失了,因为沪海的货品基本都是船运过去,反正再也没人听说过她的消息,算是几家厂里共同的头号大瓜。
所以礼堂里瞬间轰了下又立刻恢复安静,全体耳朵支得老高。
让卫东居然能很平静了:“熟悉她的人应该知道她英语还不错,我们在粤东出差的时候,就是靠她的英语去谈下来一台进口设备,现在我们在全国六家厂有近四百台这种仿制的卫生巾机器,每周近千万产值的卫生巾厂,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她也没躺在功劳簿上,选择到沪海做销售工作,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人堆儿再次轰了下,但这次延续了好几秒的交头接耳。
让卫东开口压住:“如果这也是远的,那么我们说近的,我开回来这辆铃木面包车,在蓉都经历了被围攻打砸,我们的销售经理挨了八刀,六名销售员倒下救治,连车都伤成这样,可维修的塑料厂、玻璃车间、汽修车间却能从中找到展现自己价值的地方,要拿这些塑料配件、汽车玻璃去争取当国产面包车配件供应商,用汽车维修技术建立为社会服务的修车厂,这就是当理想调整之后,看看自己能怎么调整适应,因为这世界只有人去适应变化,没有世界来围着你转的道理。”
这回就是掌声了,塑料厂、玻璃车间、汽修车间应该还在忙碌,没出现吧。
可零星的掌声迅速蔓延,老程他们似乎就是带头鼓掌的。
这个适应过程对他们才是最难的,但这一年下来确实做到了。
所以让卫东直接拿出了解决方案:“西山光学仪器厂以及周边的几家配套厂,肯定会调整,在保证月产十二万台照相机的生产任务基础上,逐渐改革调整规模,大家都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工人、各个岗位优秀人才,那就分批次的到江州陆续建设起来的服装厂、家电厂、服饰厂,还有未来的一系列工厂去当骨干带领更多人提升生产力。”
“能言善道,吃苦耐劳,愿意承受大量出差,甚至承担我刚才说的危机风险,也要去看山看海的,也可以加入我的销售公司,因为目前全国销售网络的主骨架是高校学子,还需要有大量销售人员去做铺向基层各地。”
就完全按捺不住,接二连三的声音响起:“我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