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我不是房地产商,我是攻坚脱贫小黑


第283章 我不是房地产商,我是攻坚脱贫小黑板

 

但是站在老领导的角度,又是那么理所当然:“你知道利害关系,又有资金实力,最重要的是目前你本来就在运行北较场城市开发工业园区,短时间内已经有了卫生巾厂和食品厂,还要输送大量劳动力去江州,那就更应该把住宅区修起来,这城市改造不就从你那边逐渐承担起责任帮我这边了”

 

商州到现在,还能让民国题材的电视剧来取景,这事儿换个小心眼,简直有点打脸。

 

但对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这种改造成本可想而知。

 

恰恰是让卫东搞了那个工业园区,从自由市场到工厂都运行了小半年,现在看起来的确应该顺理成章的修住宅楼。

 

让卫东被提醒到:“我想想,其实港资工厂起步很猛,因为我正在修大量的厂房,先挪给他们现成的二手设备开工,牛仔裤厂我是打算从这边卫生巾厂先开始招人的。”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资本家的算计。

 

从粤州厂就试出来,招本地工远不如外地劳工合适,后者依附性、服从性要高得多。

 

人生地不熟的更容易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工作上,没有那么多三姑六婆、家庭事务来纷扰。

 

说起来有点残酷,但事实就这样。

 

而且在这个阶段大量修宿舍,反而是种夯实固定资产的好办法,更容易形成被地方重视的筹码。

 

所以商州卫生巾厂的熟练工里很多本就是住宿舍的农家子弟,让卫东这次回来就是打算把这部分人先带走,放进牛仔裤厂、服装厂成为种子工,后面再带动大量打工潮。

 

只隔着三百公里,比远赴粤东打工还是要强多了吧。

 

但反过来这些人可能在商州购房的念头不会太大。

 

“其实还有个厂是这次我到平京谈到的,就平京霜露厂那个sod蜜广告,您在电视上看到了吧,这个sod才是目前能卖得好的关键,当时是我跟他们一起谈的……”

 

从头细细的把这个玉米生物工程讲述了下:“平京厂用的是东北高校实验室从牛血红蛋白里面提炼出来的sod,而更大的项目是从玉米里面提炼,这就能迅速把我们广大贫困山区的破碎地块全都种上玉米成为经济作物,和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一起,算是双管齐下的攻坚脱贫。”

 

一不小心,就用上了这个后世的词儿。

 

老领导顿时有种击掌叫好的热烈:“那就最好了!商州地区农业的最大问题就是水稻产量效率极低,玉米成活率较高,但又不能作为主要粮食,所以多年来一直比较难办,你这么搞确实能帮助农村地区提高收入,这个好,这个好。”

 

正好伍曦在,让卫东把当时的场景描绘给他听:“科研单位,霜露厂和我们都说得比较好了,突然跳出来这么一位,您觉得是个什么路数”

 

伍曦挑了挑眉毛:“你想省这一千万的技术转让费”

 

让卫东摇头:“技术不是白来的,要尊重专利,尊重科研,我们现在的卫生巾机器,其实每台几千块都能搞定,当时还是付出了六七万,也算是当成技术转让费,这玩意儿技术含量也就值这个价,如果这玉米生物工程没掺假,我可以支付技术转让费,但这钱应该是某个名正言顺的单位机构,这要是他出点什么纰漏,我们上亿的投资,上百万农民种出来的玉米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