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装了,全都开卖(第2页)

 

让卫东就承认:“这事儿其实不太妥当,节目组心思是好的,但他们这么推介,会不会让各地都依样画葫芦的耗费资金做各种产品,这里面的关键是销售能力,实际上我们的王牌是销售,包括供销总社都并不是我们的销售主力,那只是为了铺到尽可能多的农村地区。”

 

那边马上凝神:“这个仔细说说”

 

让卫东见证过各地盲目上马各种项目的局面,更知道这会儿全国各地家底儿都薄,经不起折腾。

 

详细解释了局面:“这是我这一年销售工作的观察,国营厂其实生产没问题,哪怕产品可能有点不接近消费者,但只要稍微解决下大锅饭的问题,大量出货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市场消费者又嗷嗷叫的买不到东西,还要凭票,问题出在哪,其实是中间的销售环节,我跟商州的老领导争论探讨过好几次了,商业销售不是简单的搬运,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计划调度取消后,国营厂就不知道该怎么卖东西,怎么把东西送到消费者手里……”

 

其实一般他都保持八十年代叫法,喊人民群众的。

 

说顺口了就还是消费者:“而目前承担这个责任的除了供销社,就只有百货公司,供销社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解决很多日用品有无问题的,真正城镇消费现在只能靠百货公司,这才是大问题。”


这里面既有尤启立吹嘘的商业销售重要性,但又剥除了他那种纯粹倒空卖空的投机。

 

还融合了让卫东自己对后来商业的看法。

 

电话那头果然是在专注倾听:“你继续,百货公司还是大问题”

 

让卫东嗯:“上次我不说了我对工业品贸易中心的感受吗,还是一堆五金站、纺织站、百货公司的职工老爷在卖东西,他们没有积极性的,其实我们在商州那个自由市场就是缩小版,得让大家自己卖,你看农副产品农民自己卖得头头是道,关键是那些工业制品,只要有人发现政策允许做点小买卖,低价从市场批发,自己走街串巷的去各村各乡卖,立刻就活了,这些人赚到点钱算就业,以前堵塞的毛细血管也通到了每个村子,自由销售会拼命琢磨哪个乡村没人卖,我赶紧去,这个积极性和百货公司天壤之别。”

 

但显然人家思考的层面角度又不一样:“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开放城镇居民自由贸易,譬如说这个熟食品,光靠百货公司按部就班的配货进货,卖了也不积极补货,就怎么安排怎么做,排队等着提货也是上班应付,但换成所有人都能进货卖,瞬间就搞活了,可全民经商……我觉得还是会出乱子吧。”

 

让卫东也知道不把自己送刀口上去:“肯定有这个风险,所以我们也只是在商州局部做了个自由市场测试,商州小点,比江州更好控制,我在全国做的大学生销售体系,他们的战斗力也更强,更能够理解意图,实施起来也能刹车。”

 

对方都忍不住笑了:“卫东,你年纪不大,做工作很沉稳细致啊,记得多发扬风格,另外有什么想法也多打电话来沟通,我也很想多听听一线工作的看法。”

 

让卫东连声说好才挂了。

 

商州又打来,接着果然是全国各地的销售团队哭喊着老大赶紧发肉肉,我们要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