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商品经济就按商品规律办事(第2页)

 

“现在的情况,你来掏这个搬迁建设费用?”

 

让卫东又不出声了。

 

所以这次很快所有人停下来看他,看他理所当然:“我还是举香山厂和西山厂的例子,如果研发的东西是本就落后的,甚至未来还注定要淘汰,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研发要有效率,没用的都可以暂停下。”

 

不不不!

 

马上有人给他解释:“你说得有道理,但科研不是只有实用型的应用研究,也有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甚至只有把学科建设做踏实了才有应用科学的爆发。”

 

具体到相机这个事情上也有得说:“譬如走人民相机的廉价路线从市场看没有错,但高精尖的单反相机总得有人做,或者说需要有人在这个方向做研究,不然就算是拿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反相机,拆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别提军用、卫星用高精尖镜头哪来了。”

 

让卫东是真不懂:“嗯,不可能全都由民营企业承担吧,我能协助就是跟得上市场的这部分科研,不都说科工贸吗,我们有工厂和贸易,尽可能协助这部分科研,毕竟宝贵的资源承受不起浪费,也没这个能力甄别科研的改制。”

 

他也拿相机举例:“香山厂这种情况,基本已经停了各种军工产品,还非要顶着保密规则独门大院也没必要,而且真要合并过来,那就肯定得服从这边的产品研发,不能说非要做单反相机,还要耗费资源这呀那的。”

 

他这里面的确有些急功近利的研发思路,但跟这个阶段黑猫白猫的上级态度是相同的。

 

更主要是实在没钱,不然也不会这么急切大面积的把三线厂改制、搬迁出来。

 

据说三线厂建设十五年花了两千亿,而那十五年全国产值也就两千多亿。

 

真就是倾全国之力搬到山旮旯里,现在调整方向又要搬出来……

 

的确是拿不出钱了。

 

可不搬,这些厂子的生产力跟生命就会在那自生自灭。

 

老耿他们那据说最高峰有六万人,最后就剩下他们这三五千人的攻坚团。

 

实在是搬不动了。

 

所幸西山厂不搬迁也能改制的业绩也在那摆着。

 

最后这边还是和稀泥:“那就把这几个所合并下,不涉及密级的先调出去,然后应用研究由西山总厂协助开发,理论研究由部里面拨款支持,先运行看看情况。”

 

争论的各方才勉强认可,起码这已经帮忙承担了相当部分的军工企业科研迁移成本。

 

不然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搬迁建设费用,真的没有出处。

 

那些军工厂藏在深山里又没法有效的军转民生产,不是谁都可以像西山厂这样涅槃重生。

 

于是这就等于在江州、蓉都都给让卫东划拨了地块可以搞地产开发!

 

只是江州作为计划单列市,五机部的威力比较大,能搞到经开区的地块,还是最好的位置,在省会就只能在东郊工业区旮旯角。

 

根本不熟悉蓉都的让卫东自然是先在江州试试。

 

但大家对让卫东准备搞二十二层写字楼大厦,基本没有概念。

 

因为流金大厦,动物园宿舍大楼,甚至准备的城建宿舍楼,商州房改高层小区楼,全都是这个几乎雷同的单体楼设计样板。

 

让卫东已经很娴熟的清晰了解成本、材料、工时,简单汇报下,大家都是你先修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