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我不是万元户,我批发万元户(第2页)

 

几家国企表示我们买下来问题不大,但要卖给员工很难。

 

大家的思想转变很难转过弯,尤其是排队排了十年终于该自己要分房了,现在突然要钱买,那职工不得炸锅呀。

 

机关单位更不好买,体制内更不愿冒这个政策风险。

 

让卫东探头看看地图,还有照片,一百八十套三四十平米的新住宅楼,一共五栋楼,都是六层高的整齐排列。

 

集中在距离江南区十字路口中心区一公里左右范围,属于跟着经济开发区批下来后最新建设的建筑,未来哪怕拆迁,都肯定会值钱。

 

简单盘算下:“这个如果有银行贷款给我们,我可以买了原价卖给我的员工,因为我们现在现金流全砸到自家建房上了,所以最多能支付一成的首付款,整个过程建筑公司或者银行都能全程监督,我不赚钱,自家也不会要。”

 

大概就是每套一万元出头,首付十八万,再慢慢还一百六七十万利息也不高。

 

贷款做生意他绝对不干,但这种贷款买房没什么问题,而且这房他真是给自己的员工买。

 
再想有自家的房,这大老板也不至于跟三姑六婆似的职工们住在一起吧。

 

现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银行马上拍板:“只要企业是担保方,我们绝对没问题!”

 

就像尤启立那边都能轻易拿到一百二十万的贷款,这会儿的银行是在拼命放贷挣业绩。

 

大家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又好奇:“你的企业才开工几个月吧,照相机厂也不在江州啊,职工们买得起”

 

让卫东翻看照片:“卫生巾厂五月底开始生产,当时就有手脚麻利的阿姨能做到日薪三十元,六七八月稳定生产,我们还得控制员工不要拼命加班,江州厂能拿到五百元月薪的人数超过八百人吧,她们有很多就是住在江大后面的违建棚户区,本来就想调动一部分人手到江南区来担任新厂生产骨干,应该问题不大。”

 

五百元!

 

整个会议室都炸锅了。

 

几乎是十倍于现在城市普通职工收入!

 

民营企业这么赚钱的吗

 

建筑公司胆子最大,马上探头询问能不能介绍家属来上班,其他人没好这么直白,但眼里肯定都是想的。

 

市里面的秘书还咳了两声控制现场:“这个收入情况合理吗”

 

让卫东介绍:“首先我们尽可能让利给一线,就公司利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我们提供给全国供销总社的批发价,几乎等于不赚钱,但职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工价我们提倡多劳多得,大家可以试试看,就这么搓成卷,像大白兔奶那样包扎好一分钱,五百月薪差不多就是每天搓两千个,正常周日休息,纯体力劳动活儿。”

 

刚才还跃跃欲试都想介绍人来上班的冲动才消散不少。

 

这么累啊。

 

资本家怎么可能养闲人:“实际上按照我们跟市工业局的协议,是要推动全自动生产线进新厂,但这就意味着会少几千个就业岗位,到底选哪边,我们听市里面方针政策,我们的优势在于销售比较稳定,生产出来立刻就能卖,所以能让员工过得比较红火,每个月五十到一百的还贷问题也不大。”

 

银行完全放心了,那就跟市里面一样催促尽快签署交付,尽量赶在月底前把整个事件做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