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刀是无情斩,剑是绕指柔(第2页)

老高简直感激,这就让他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最怕在繁华的街面上根本拉不住对资本主义的惊叹。

还带头恭送你们慢走,最好走的时候再来接我们就行!

专注认真的中年鬼子穿着工作服,一板一眼的接待了考察组,先带着去厂区宿舍换工装吃工作餐。

秦羽烨的日语交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卫东再次觉得她做外贸生意一定是把好手。

十八岁的少女感受到了目光,也没掩饰自己那点得意:“从小就看着劳森各种谈生意,既向往又忐忑,很喜欢这种在交易中展现自己各种能力的成就感,又对失败充满了巨大压力,所以你不会这么大起大落哦”

让卫东也放松的靠在副驾驶,讲述这次到平京搞定了超级大工程的立项:“账面上前后投资大概三到五亿,但实际上是分拆成十年左右逐渐完成产能,也就是把玉米收购起来从先完成某一样产品,一次次扩展车间,到最后完成所有衍生品的规模,大概就在你们去商州拍电视住那个江边的厂区一带。”秦羽烨果然又有点习惯性的忐忑:“一定要做这么大的工程吗,牛仔裤厂一直扩展也能赚钱啊。”

这次最得意的肯定莫过于此。

十二月筹建牛仔裤厂,借着现成的厂房,现成的工人,外运的二手设备和完整的技术配套,在一月就开始试投产。春节后开始爆产能。

她还是赚了几十万,而且是肉眼可见的后面会稳定赚,这是她最希冀的场面。

一条条牛仔服、牛仔衬衫、牛仔裙的产线扩张就行了啊,完全没有风险。

回到hk面对家人,她都傲娇许多。

让卫东看着周围快速闪过的密集乡村建筑,已然比他熟悉的四十年后商州周边老家乡村更整洁漂亮。

有感而发:“牛仔裤厂很难大面积改变这种样子,你去过高原边区,看到过那里生活的艰难,其实就在商州周围也有很多,我们搞玉米生物工程厂,就可以让农户大量种植玉米快速脱贫,不然他们每年只是种自己那点口粮,能吃饱就不错了。”

说到这里他还笑起来:“玉米一身都是宝,淀粉、葡萄、蛋白饲料、酒精、乙醇、玉米油、谷氨酸、sod,反过来又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能够看到高原边区那样的地方,慢慢变成这样,这种成就感才不枉我来走一遭。”

八五年,在内地描绘这种三四十年后习以为常的攻坚扶贫远景,有点不切实际。

往前二三十年鼓动的积极性和热血澎湃刚被戳破,全民都在疯狂的朝着一切向钱看转头,这种理想主义甚至会被嘲讽。

但恰恰八九十年代是hk最鼎盛的经济繁荣,社会中低层都能比较容易的去海外读书交流,中产以上更是积极的参与各种社会慈善、环保意识抬头。

秦羽烨美眸璀璨,忍不住多看两眼靠在座椅上的年轻人:“我要跟你一起走这遭!”

让卫东也转头看她,红色紧身绒衫箍住的身材凹凸有致,更衬着胸前领口的肌雪白发亮,尤其半袖的设置更显得像是撸起袖子掰方向盘的工人阶级,有种独特的魅力在强烈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