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装了,全都开卖(第3页)

明显就是不装了,那都是爱克斯系列!

电视里面看着鼓鼓囊囊抽过真空的袋子,就是“爱克斯”牌熟食,四种口味四种不同色标的封签。

之前已经提升到每天八百到一千斤的销售,还三分之一都留在商州。

现在董雪莹回来说已经通知开始三班倒,争取达到日产三千斤。

而最重要的改进,还是李二凤那个把每袋包装扩展到二两、半斤、一斤装,立刻让包装效率飙升,机器损耗率也呈几何数下降。

董雪晴汇报的是:“还有第四集!”

让卫东拉长声音唉……

就为看这个专题报道,老婆孩子天天在这边吹空调,都没夫妻生活了。

晚上只能到院子里找阴凉处铺竹板席。

好在第四集作为专题报道的收尾就是给江州圆回去,飞燕卫生巾厂在江州十万平米的全新工厂已经破土动工,争取在年内投产扩大规模,而江州市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又做了哪些工作,需要弥补哪些地方。

基本就是把冯主编那个灾舅子提出来的十问,一样样做了标准答卷。

也是给全国各地“比学赶超”改革先进事迹的工作打个样。

如果不是让卫东之前求着老祁他们放过,的确是已经要安排改革先进团体到全国各地去巡讲做报告了。

相比全国人员流动到江州、商州来参观取经,肯定派出一组人周游全国的巡讲做报告要简单低成本得多。

但这次连江州市里面都提出要保护工作强度很大的同志。

让卫东那红色小面包接下来一天能在市区跑七八十公里!

主力呆在厂区工地上,拉了张经理勉强凑起来的“装修队”给沈翠月那两套房做装饰工程。

搬运公司也除了动用专业车辆搬运大量工地上需求的玻璃,就是接单为卫生巾厂的购房者搬家。

十几辆车在市区,跑一趟五到十元,大货车能拉两三家的货,公司只收取一点车辆使用费,也算是提高他们的收入。

还要跑房地产建设公司新开发的地块去当顾问,再到江大机电专业交流关于“全自动卫生巾生产线”的逆向研发,光是往平京送的师生都有十多人,在鬼子技术员的眼皮子底下,边学边拆边装配。

好在这段不用两地奔波,因为九月快结束的时候,商州已经成了全国著名的改开参观热门地区。

出乎让卫东的意料,好多地方是直接开货车来参观,取经之后顺便进货一整车卫生巾、照相机和几百上千斤熟食!

轻易就能把出差成本赚回去。

也变相形成这三类产品迅速销往全国,让商州今年的gdp迅速提升。

可就在让卫东正准备邀请市里面来视察或者给首批设备开工剪彩的时候,忽然接到市里面通知去平京开会。

肯定是参加跟经济改革有关的会议。

他估计就是最年轻的参会者了。

让卫东还想趁机带上老婆孩子去平京看阅兵仪式呢,谁知道通知他的秘书说,赶紧的我们搭乘过路军机。

根本不让闲杂人等在这时候过去增加负担。

他就只好孤身一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