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倭寇攻朝(第2页)

 “臣,兵部侍郎王子腾,请战!”

 “臣,一等镇国将军牛继宗,请战!”

 “臣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李如松请战!”

 不仅仅是一众武官,就连文官这一次也难得意见一致。

 “臣,礼部尚书黄锦,请战!”

 “臣,户部尚书单守才,请战!”

 “臣,工部尚书……”

 ……

 “臣,兵部侍郎孙承宗,请战!”

 “臣,吏部侍郎林如海,请战!”

 满朝文武不论身份、品级,就没有一个不在主战的!

 这要是和北部草原开战,或许大家还有些顾虑,毕竟打了上千年了,那狗皮膏药什么实力大家也清楚。

 可你东瀛凭什么敢的??

 东瀛那破地方要啥没啥,粮食紧张、铜、铁资源极度匮乏,也就木头多点!

 那怎么?你们跨海作战都啃木头吗?

 “众爱卿听旨!”

 “臣在!!”

 “李如松,你曾任辽东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于朝鲜的情况想必熟悉一些。

 朕加你为昭勇将军、授上轻车都尉,统领天津卫一万水师、再抽调京营一军三师,两万精锐!调山东、江南各府兵两万,合计水陆五万大军!出征朝鲜,平定倭寇!

 此战由你全权指挥。

 除此之外,朕会降旨,命朝鲜王将朝鲜全部军权交付与你,同从调动。”

 李如松一撩衣摆,出列下拜:“臣,李如松接旨!”

 “孙承宗接旨!朕命你为副帅,负责督运粮草。陆路、水陆,凡朕旨意可到之处,畅通无阻,皆可调用!”

 “臣孙承宗接旨!”

 ……

 已经安静许久的大明,时隔多年再一次开战,还是在朝鲜国的地盘上和东瀛开战!

 一时间百姓议论纷纷,但很少有认为大明会输的。

 林府后院内书房中,林如海正同薛虹讲起今天朝会上的事情。

 “景瑜,你怎么看?”

 此话一出,薛虹差点下意识回了一句狄大人出来。

 “回老师的话,弟子以为这一战无论过程如何,我军获胜是必然的结果。”

 打仗说到底打的不是一场战役的输赢,也不单单是谁更能打!

 最主要还是看谁的后勤先撑不住!看谁的兵源先补不上!

 谁后勤扛不住,谁就输,就这么简单!从古到今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和资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