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军汇合(第3页)


    戚继光闻言眼底浮现一抹血色,傲然道:“精锐?整个东瀛的精锐都死在本帅和胡大人的手上了,他们哪里还有精锐。



    就算有所谓的精锐,一群身高不过总角孩童的矮子,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真正麻烦的还是火器。对方的火器数量,以及强度可曾探明?”



    冷兵器对拼,戚继光有信心打对方一个一比一百的战损比。



    倭刀吹的再天花乱坠,实际上也就那样了。



    因为资源的限制,还有技术的局限,武士刀单面开刃,且极为薄脆。



    打一打不着甲的民兵还行,任何穿甲的精锐,站着让他砍都砍不动。



    冷兵器时代,最好用且性价比最高的武器就是长枪,没有之一。



    而且倭刀也不是普通士兵用的起的,起码得是武士,甚至是将领才能佩戴。(武士是贵族,不是大头兵。)



    第一次朝鲜战场上,戚继光以鸳鸯阵对敌,杀倭寇如屠猪狗。创下一比一百二十五的逆天战损比。



    冷兵器时代,只有一个顶尖,只有一个无敌,就是华夏。



    但火器这玩意不一样,哪怕再差的火器,也足够杀人,而且训练成本极低。上手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之前的两次朝鲜战争,要不是工部提供了新式火器,加上胡宗宪指挥有方,明军搞不好要吃大亏。



    “将军,根据末将的探查,整个东瀛现如今火枪恐怕也没有多少了。



    他们的火器仍处于以火绳击发的阶段,根据末将调查,这是当初弗朗基人经商时传过来的技术。”



    戚继光冷笑一声:“又是这群搅屎棍子……倭寇可有后方装填弹药的火枪?”



    “根据末将的调查,没有。”



    这个回答在戚继光的预料中,就算之前朝鲜战场上,明军的火枪被对方捡过去了,他们也没那个技术能造的出来。



    大明有薛虹定好方向,徐光启、宋应星还有一群道士、西方炼金术玩命加班的情况下。才硬生生靠穷举法把火器升级的难题一一攻克。



    光是弹药的配比,大明就砸进去一百多万两银子。



    就倭寇的那个资源情况,还有工艺底蕴,想要复刻大明的火器,无异于痴人说梦。



    (卡文中,可能陷入瓶颈了,修为暂时倒退。



    另外,大家猜猜这个东瀛女子是谁?他儿子你们肯定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