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风华首辅烟柳画桥
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被调成汪了!
“对了陛下,东瀛那边的百姓对于大明的统治反抗如何?”
隆庆帝一提到这个也罕见的头疼了起来:“新秩序建立的非常顺利,东瀛的那些百姓也都很听话。除了少量的顽固者外,其余的百姓皆顺服我大明王师脚下。
只是这东瀛的百姓人数未免太多了些,而且东瀛四岛地理环境之恶劣,资源之匮乏超乎了朕的想象。
除了极少部分为平原外,大多为山地、丘陵。想要靠着种植粮食自给自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地方倘若直接并入大明的管辖范围内,对朝廷恐怕是不小的负担呐。”
所以才要将东瀛作为诸侯国分封出去,让那群废物宗室去教化蛮夷,带着东瀛的百姓自谋出路。
一直以来,华夏有非常多的机会干掉东瀛,却一直没有出手,就是因为这破地方太穷了,穷的可怕!
是,东瀛有不少金属矿产,但这玩意在粮食面前屁也不是!生产力低下,粮食才是资源的第一位。
至于说血洗东瀛,把百姓灭了一批,然后只留一小部分的这种事情……
只能说华夏有能力做,但非迫不得已不能去做。
屠族之事一旦干顺手了,非常容易影响文明的意识形态。
文明发展的本质是突破阶级的矛盾发展生产力。道德拉不上去终有一天生产力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自我毁灭的。
生产力是油门,道德是刹车。油门一脚轰到底,刹车刹不住除了死没有别的可能。
更何况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有样学样。今天你屠别人,谁能保证明天等你虚弱的时候别人不屠夫你?所以除非是类似于羯族这种血海深仇,自古以来华夏几乎就没干过屠族的事。
也别拿商朝人吃羌人说事,那是愚昧,不是屠杀。
商朝还吃自己亲儿子呢。贵族也一样,尤其是贵族的长子,被亲爹吃的多了去了。
所以薛虹不可能为了一时的快速发展,牺牲华夏文明的活力潜力,去搞大屠杀。
但是分封诸侯过去,你们自己打仗把人都打死,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