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集体小品《工地》

 第二轮的考试结束了....  这一轮又淘汰掉一部分人,主要是命题小品方面,扣分的人实在是不少,算是一个小难关......  这一轮其实能筛出两种人来。  一种是动作,形体方面有优势的。  一种是朗诵,声乐情感表达有优势的。  然而,此时陈冰在结束了考核过后,找到了王劲崧,整个人都有些古怪道。  在饭堂里,陈冰说道。  “我确实遇到了个很古怪的学生.....形体方面,动作方面,朗诵方面,都挺不错的.....”  “声乐和动作都行?跳唱的?”  “不是,打武术的和唱歌的.....”  “那确实少见。”此时,王劲崧有些意外道:“一般只会走一条路的吧.....”  演技派和动作派。  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两者是没法兼顾。  如今却是见到一个,两个都有潜力的学生。  陈冰也觉得,今年的艺考真的是卧虎藏龙了。  王劲崧想了一下,陈冰说的这个人,应该不是自己面试的那个。  差别很大,正如同陈冰说的一样,他面试的那个男孩子,有一种奇妙的阳刚。  说的是朱姓的那个男孩?  他也确实挺不错的。  在第一轮的表现也还算不错。  “今年我们北电也算是人才辈出了。”  王劲崧此时也啧啧道。  心中却是十分高兴。  一直以来,都说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倒也有几分讽刺的意思了。  说咱们北电的演技不如中戏的专业是吧。  虽然确实在教学策略上有不一样的地方,但被这么一说,还是会不爽。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在学生时期就拿奖的明星学生,一般也会出现在中戏。  这算是从事实证明了,中戏容易出演技派?  “后天第三轮的时候....我也要去旁观看看。”  陈冰此时就摸了摸下巴,他也想看看,10人小品的组合,那个孩子能到什么地步。  徐小丹考核的集体小品....  旁边的王劲崧也附议。  不过他还是比较看好自己的那个选手。  “我觉得我那个人应该能当小品组的领头。”  “我那个也不差劲。”  “啧啧,哪有那么容易,第一轮的时候你是没看到,那孩子的气质。”  “那你也没看到第二轮我面试的这孩子他的气质呀。”  王劲崧此时说道。  “所以就希望我们两个看那男孩子,不要撞到同一轮了。”  十人一组随机分配,真要如对方所说那么优秀,撞到一起必然是龙争虎斗,抢位抢咖,对考试不利。  第三轮考的就是这。  谁都觉得自己是天命骄子。  谁都想要当主角,但一轮小品下来,就必定有人当红花,有人当绿叶.....  如果稍有不慎互相抢戏导致主次不分的话,那可就是集体扣分了。  演戏毕竟也算是一件团体活动。  独木,不可支。  ...  到了第三轮的时候,宾利车和奔驰车又变少了。  很多人都打探到自己,这分数入围无望,干脆弃考,来年再战。  “我听说第一轮和第二轮有两个神人,都拿了九十五以上的高分,评级都是a级。”  魏明就在旁边啧啧道。  和那些影二代星三代的家长打交道,就是有这么个好处,他们虽然没办法改变考试的成绩,  前年的艺考状元,平均分不过是九十二分左右,如今却有两个神人拿了九十五分。  可牛逼。  李轩也在旁边点头道。  “确实牛逼呀,有没说这俩人是谁?”  李轩回忆起了02级的北电,意象深刻的那几位下,也不知道是谁,艺考分数这么高。  这么屌。  怕是日后为我大敌呀。  此时的李轩脑海里闪过很多诸如“此子不可留”之类的话。  当然如果真有这么屌的人。  咱们公平竞争。  “我也不能够落下呀。”  “那是,我肯定相信你的。”  此时魏明就拍了拍李轩的肩膀。  第三轮考试如期而至。  十人组的分配名单也出来了。  李轩就在上面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刘亦妃,黄博。  他们两个人竟然也和自己同一组别。  这一组的十个人,基本全都是俊男靓女,各有特色。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美人和帅哥。  真的是有特色的,光是这十人组里,就聚集了高冷御姐,纯情少女,阳光壮汉,阴柔小生。  不像后世,无论男女都朝着阴柔化走,一点特色都没有。  “各位同学好,我叫黄博,多多指教。”  年纪最大的黄博,此时此刻就依靠其他九个人带飞了。  他算是退而求次,没有争夺着小品主咖的位置。  而此时周围,学生们也像报菜名一样。  开始爆出自己的父辈长辈,来自何方何处。  有过什么样的作品,有什么样的资源。  男生组这一边都争先恐后的想当头咖。  女生组这一边就简单许多了,看着刘亦妃的样子,貌似也没有什么争抢的余地。  “这个,咱们是为了过考试,比家世没有用,咱们要认清楚主要的矛盾点,要斗咖的话,等咱们都入学了之后再斗不好?那时候才是一斗高下的时候。”  黄博就很适时宜的,充当着调和剂。  而周围的考生们也觉得很有道理,想争勇斗狠,想要证明自己,等考上了,自然就有机会了。  “那我们要怎么分配?”  “咱们这不是有个半成品演员吗?”  半成品演员。  此时大家都有些意外,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半成品的演员。  一般而言。  北影上学时去当演员拍戏的情况是比较多的。  中戏这方面就比较严格,在校期间是不允许去拍戏的。  一般而言,北影学生正式开始拍戏也应该是到大一的时候。  “对呀我这位哥们,货真价实的半成品演员。”  “你是童星?”刘亦妃也略微有些意外的看着李轩。  李轩摇摇头,微微一笑说道。  “不是的。”  “你有经纪公司了吗?”旁边一个星三代跃跃欲试,开始推销父母辈资源了。  李轩依旧摇头,自己有经纪人了,是自己的舅舅。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一个半成品演员在....  这一次的十人小品,胜率是大增了呀。  这一次抽到的小品难度不低。  叫做《工地》。  刚刚还有些想要出头的人,在看到这个选题的时候,直接微微色变。  不说是地狱级的难度吧,也算是个高级难度了。  集体小品就是这样,抽到什么样的选题完全看运气。  在考评委这一边,主评委徐小丹就说道。  “这一组的难度不低,居然抽到了工地。”  《工地》这个小品的难度就在于,从民工,到包工头,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角落。  对于那些星二代三代的孩子们。  去扮演这些城市角落的人,其难度不言而喻。  而李轩这一边,则看着手里的命题,又看了一眼在场的哥们儿。  让这些家伙去演农民工,那这分数就没了。  这些家伙们愁眉苦脸的,也在为自己这一次的命题而感到脑壳疼。  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家伙。  “那大哥哥,我们要怎么做呢?”此时的刘亦妃也看着李轩,她就很好奇的看着眼前的男人。  从当初在北电门口的第一次萍水相逢,再到报考的时候,在那么多人之中只有他算得上“熟悉”。  而如今大家在第三轮又抽到了一起。  在场唯一的半成品演员。  不过这个题材,确实有点难。  对于在场这些一辈子吃过的苦就是吃中药的人而言,演不出《民工》的感觉的。  包括评委老师,也都觉得。  这帮学生们,在这个命题小品里,能演出50分的水准,就能够给他们合格了。  难度这个东西大家的心中有数。  都有默默的加分项和扣分项的。  此时此刻,王劲崧和陈冰,就也在旁边看着。  都注视着同一个人,看着他在调度这些学生们,安排各自的岗位。  都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了一丝欣赏。  调度,带动。  这孩子还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吗?  “这孩子真不错啊。”  “我就说我没看错他。”  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出声。  然后他们话刚说出口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对。  两人就互相看了一眼对方,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古怪和震惊。  陈冰此时嘴角抽搐道。  “你说的这孩子,该不会是....”  “那个叫李轩的,现在正在安排学生们各自岗位的那个人。”陈冰愕然:“你说那个给你表演《七杀碑》的孩子,就是他?”  “你说那个动作和声乐都拿到接近满分的人就是他?”  “我操了。”  两人都以为对方看上的人和自己不一样。  没想到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大家看好的居然是同一个人。  两人又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看着这艺考的现场。  都是他的话。  那就有意思了。  ..  “我先声明哈,我演不了民工,你就是拿刀逼着我,我也搞不定。”  其中一个人率先表示投降。  就如同刘亦妃想的那样。  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吃中药。  想农民工之类的角色,他是搞不定的。  强行让他来的话,也让他演一下包工头之类的吧。  此时此刻,李轩就看着名为民工的命题小品。  然后看了一眼黄博。  “你可以的吧。”  “我没问题。”  或者说对于黄博来说,民工的角色就很刚好。  此时李轩已经知道这命题该怎么演了。  除了自己和黄博,其他人扮演的角色,从工地的领导,到看房的夫妇,销售经理。  每个人各司其职。  听着自己的角色。  其他人都表示没有异议。  开始了,小品表演。  ....  《工地》的是命题,具体要怎么发挥,完全看学生们的讨论,当然北电也会给模板剧本,让他们按照剧本上面的内容发挥。  或者说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一般而言这命题,也不会有人想着原创。  原创多难呢。  而且有翻车的几率。  但是按照模板来演,就大概率不会有问题,徐小丹给的时间已经到了。  开始表演。  看着这几个人走进来的时候。  只有李轩和黄博,表现出“民工”的样子。  包括刘亦妃在内的其他考生,扮演的都是业主,买房者,工地的管理。  “命题原创?这些考生有意思。”徐小丹就微微的感兴趣,如果命题扣题,剧本质量合格的话,就算不如模板,也能够加额外的10分。  这是给予原创者的鼓励与优待。  不过一般而言,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原创冒险,毕竟大部分而言,大家都会选择更稳妥的方向。  毕竟模板剧本,就是给了大家一个合适发挥的环境,算是最科学合理的。  在人群之中。  不谙世事的大小姐,也就是刘亦妃,她来这里买房,她不知道这里多少钱,建造一栋房子要多少钱,多少时间,但因为要来这里上学,所以需要一套房,所以就有了来着工地看房购买的行为。  钱这个东西,多多少少都是数字而已,既然只是数字。  那对于大小姐来说。  就是无甚所谓的事情了。  在这里刘亦妃完全本色出演了,她本身就是大小姐,而其他人也或多或少的践行着自己的职责。  这一关,考的内容大抵是执行力,还有一些你会在剧组里遇到的情况,你所应对的事情,还真不是对你的演技有什么要求。  此时徐小丹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本子里打分。  有人一念长台词就结巴眼神飘忽,低分。  有人紧张的冷汗直流,低分。  有人目光时不时的朝着评委席这边看来,似乎就很注重这剧本之外的人,低分。  而看到那两个民工的时候。  黄博和李轩就蹲在牙子上时。  “你说,住在这上面,应该能离天上的星星更近一些吧。”  在刘亦妃那一组,就赋予了高楼大厦与星辰的浪漫。  住在这上面能离星星更近的浪漫。  而黄博和李轩的民工组,这是在讨论着,这高楼,说代表的是多少块窝窝头,是多少孩子的学费,多少民工年底回家过年的倚仗。  看起来就有点割裂。  “我在这里建了二十年的楼房,这个片区好多的工地楼房都是咱起的。”李轩的脸上露出了热情和自豪。  所以在这里建了那么多楼房的我。  也很好奇。  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座城市是我建起来的。  却没有一寸瓦片属于我。  李轩和黄博这一组,可以刘亦妃为代表所带领的那一组。  完全就是各演各的。  但是没有任何割裂感。  遍身绮罗者,非是养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