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青山为范(第2页)

 李明心中暗自赞许,但脸上依然还是严肃着说道:“赵主任的提议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这个工作小组的权力和职责必须明确,不能成为一个空架子。而且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不能背地里阳奉阴违。”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众人开始低声讨论着赵主任的提议,有人选择支持,觉得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也有人则暗中反对,担心自己的权力会被削弱,从而利益受损。在角落里,水利局的马科长小声对旁边的人说:“这不是要打破现有的平衡吗?我们水利局的项目可别因此而被耽搁了。”

 与此同时,青山乡的成功引起了省里的高度关注。省领导派出了以梵逸尘为组长的调研小组。梵逸尘是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心思缜密,深谙为官之道。他接到这个任务时,心中是既兴奋又忐忑,并且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也明白其中的责任重大。

 他带着组员们踏入青山乡时,心中既有对这里能成功经验的好奇,也有着对自己仕途的考量。“如果能把这次调研做得漂亮,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说不定能有机会更进一步。”梵逸尘暗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青山乡,梵逸尘表面上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起来,嘘寒问暖,但心中却在评估着这些话语背后的政治价值。

 “老乡,你们现在的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吧?”梵逸尘笑容满面地问道。

 “那可不,咱老百姓啊全靠政府的政策好,干部们也得力!”村民们热情地回答道。

 梵逸尘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表示认可,但心里却在想着:“这些村民们的称赞固然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找到能让领导眼前一亮的亮点,也好为自己加分。”他的眼神时不时瞟向身边的组员,观察着他们的表现,好似生怕有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似的。

 当参观当地的企业和产业园区时,梵逸尘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向企业负责人提问,看似在关心企业发展,实则在思考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政绩。

 而在调研小组内部,也并非是一团和气。其中组员小张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满怀理想和热情,一心想真正为调研出份力。但他的积极表现却引起了其他老组员之间的不满,认为他抢了风头。

 “小张,你别太积极了,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有组员私下提醒他。

 小张却不以为然:“我们来调研不就是为了深入了解青山镇的真实情况,为省里的发展出谋划策吗?”

 他的这番话顿时让那些老组员们心中暗自冷笑了起来,都觉得小张还是太过天真了。

 调查小组在详细调查完成后回到省里,梵逸尘精心准备了汇报的材料,在汇报中他刻意突出了自己在调研中的领导作用,却对小张等组员的贡献只字未提。他在领导面前侃侃而谈起来,把青山乡的成功经验说得头头是道,同时也巧妙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其中,展现自己的见识和能力。

 省领导听完汇报后,微微点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精明,说道:“梵逸尘,这次调研你辛苦了。但要真正把青山乡的成功经验复制并推广开来,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啊。”

 梵逸尘连忙点头称是:“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的。”

 省领导决定召开全省的发展经验交流大会,并邀请青山乡的干部详细介绍成功的经验。

 林正华和张华峰接到邀请后,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

 “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但也得小心应对,可不能出任何差错。”林正华心中暗想,他深知这次大会不仅关系到青山乡的荣誉,也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未来仕途。

 张华峰则在一旁说道:“正华,我们得把青山乡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但同时也要注意说话的分寸,千万别得罪了其他地方的干部。”

 在经验交流大会上,林正华和张华峰详细介绍了青山乡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做法。台下的各地干部们表面上认真聆听着,不时做着笔记,但他们心里却有各自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