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极限的战争潜力(第3页)

 一朝结怨,便是仇,便是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更何况,他们如今与对方争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理念了。

 而是官职,是威严,是权柄,是你死我活...

 既入宦海,便不能心慈手软,否则终为枯骨。

 王充环顾大殿四周,一众心腹嫡系狗腿子,脸色愈发森然。

 他好似对自己,又似对一众属下,冷声告诫道:“既事已行,便要做绝,便要做尽,做的彻底...”

 “我等没有退路,后退一步,便是刀山血海...”

 “后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后退一步...便是埋骨地狱...”

 “此番...后退是死…不前进...更要死....”

 王充已然将事做绝,将后路斩断,不留丝毫余地。

 如今,南北两线,战事僵持,从春天打到夏天,从夏天打到秋天,从秋天打到冬天,打到现在,还没有罢兵停战的迹象。

 其中事态万千,变换无常,总督府也一代新人换旧人。

 他王充,之所以能从当年的籍籍无名之辈,连升三十级...

 再到如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八百万民众生死。

 靠的就是做事够狠、够尽,够绝、这才是他能够连连高升的缘故。

 夏军之所以如此坚韧,如此顽强,甚至以并州河套之位偏民弱之地...

 抵挡汉庭和鲜卑,这两个南北霸主的夹攻,两线作战尚有余力坚持。

 除了前线将士用命,更重要的是,有河套这个大后方,在源源不断的给前线输血。

 这里面,他王充起到的贡献,绝对当居首功。

 如果说:胡人联军一日一餐,汉军一日两餐,夏军则一日三餐饱腹!

 前线将士,一日能吃多少斤粮,分配到多少资源,便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那王充也可以自负的说一句:鲜卑后方的牧民吃奶油肉汤,大汉百姓啃野菜窝头,河套民众绿汤管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王充的战争理念,就是后方百姓吃的是什么,吃了多少,饿死多少,便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因为他王充治下的百姓,吃的少,干的多,耐力更足,忍受能力更强...

 河套地区,能够压榨和汲取的资源也更多,这是北方鲜卑,和中原汉庭所不能媲美的...

 所以王充坚信,三方僵持下,最后胜利的,一定是夏军,一定是李屠夫...

 这一点,他王充坚信,甚至坚信不疑。

 此战,夏军胜之,他王充的脑袋,便还能继续搓饭。

 河套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贱民,也只能卑躬屈膝,高喊老爷,到死也要喊老爷。

 甚至战争没有结束之前,哪怕所有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但只要李屠夫不拿他,那些屁民和州府的基层官吏,就不敢当面对他露出一丝不满...

 相反,若他心慈手软,榨不出油水,不能为前线输血,输送更多的军需物资...

 到时候,不但李屠夫荣宠渐消,前线将再有所不满,他这颗十来斤的脑袋,也只能留给别人啃食...

 是以,一步踏前,他便没有了退路,后退是死,不前进,更要死...

 他王充出身不好,成分复杂,或许没有贾诩那样的谋略...

 没有逢纪那样,揣度人心的本事,更没有郭总管那种为民谋福的才能。

 但他对于制度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对治下潜力的压榨挖掘,绝对是大能级别的...

 这种人,是君主手中的绝世利器,更是暴君手中罪锋利的剑刃...

 因为相比于在前线,拼杀流血普通士兵,和统军作战的将帅。

 后方看不见烽火的较量,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和一个势力的生死与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