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唐吉可汗
第68章 一视同仁(第2页)
“四夷内向,乐我仁义忠信,愿为人伦齿者,岂不为四夷之华乎,记吾言者,夷其名尚不为夷矣,华其名反不如夷其名者也...”
说道这里,张既顿了顿道:“天下疆域,何止中原,四方之国,何啻千百,诸夏群族,何止于汉...”
“且高祖嫁女,和亲匈奴,称臣纳贡,睦邻友好,汉民宾服,累世称颂...”
“以此观之,夷狄入夏则夏,入夷则通夏,长生天子,高于中原天子矣...”
张既能言善辩,巧如舌簧,引据经典,向李信和一众文武,诉说着单于之尊,长生天子的优势。
且他此番并非胡言,当年大汉开国之时,天子刘邦曾经与匈奴单于约为兄弟之国。
大汉七年,刘邦领兵三十二万往征匈奴,匈奴单于冒顿,匿藏其精锐,示其羸弱,将汉军诱至平城。
然后纵精兵四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不得食,汉兵中外不得救响。
后刘邦采纳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方得突出重围,罢兵而归。
刘邦归汉后,甚为忧虑,问建信候刘敬对策,刘敬言:天下初定,实足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
诚能以长公主妻之,厚俸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
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故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
岂尝闻外孙,敢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刘邦遂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嫁女和亲,并每年上贡大量的絮增,酒米等物资...
同时向匈奴派遣辩士,去劝解礼俗,以长城为界,与匈奴约兄弟之盟...
每当匈奴有一位新的单于登基,大汉朝廷就会有一位公主嫁入匈奴。
从高祖,到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元帝等十多位帝王,皆曾送公主嫁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