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战兵与府兵(第3页)

 每一名将军府在册士兵,拥有三千亩额定军授田,可随意开垦,买卖交易,无须缴纳赋税...

 同时军律亦规定,无论是中等之家,还是贫寒之家,只要体魄过关意志过关...

 能够通过将军府刷选,便可以申请成为府兵,若作战有功,可转职为战士...

 除了以上这几点,李信又在军律中明文规定,将士们除了在战时状态之外...

 无论士兵还是将军,若服役年满八年,且厌倦了刀山血海的日子,可以申请脱离军籍...

 九大将军府之间,互不统属,其中军机要务,统一由李信的御书房,或者叫军机处负责管理,以保证他这个共主的绝对权威...

 总之就是该防备的要防备,该给予的要给予,该优待的优待...

 以上官职的组成架构,有别于大汉王朝传统的统治架构...

 因为这种官职的组成,其中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都是朝着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威的方向去的。

 但是从军制设立上,又体现了李信矛盾的一点,那就是禁止军中出现一言堂,设立军事法庭,设立军律营。

 李信虽然将军政大权下放给各大将军,但不代表他就会不留节制手段。

 如今战事结束,抽出精力,自然要将该有的制度给补上上,节制诸将的机构,给设置上。

 甚至在军事上,哪怕是他这个共主,也被明确限制了权利,不能在军中肆意妄为...

 这无疑是一项超前的制度,但夏军现在雄霸北方,无外患,无内忧。

 且李信会盟建制,称汗做主,威望如日中天...

 所有的规章制度,皆有条不紊的推行下去,未有一丝折扣...

 所有的已知的问题,所有的明显的隐患,李信要在开国之初,就给全部处理掉...

 至于其中李信没有发现,文武百官没有想到的隐藏问题,这个暂时不得而知...

 因为制度隐患,和其中的不足,是会随着时间的运行,而慢慢暴露出来的...

 这项看似完美的制度架构,哪怕是李信也不敢保证,其中会没有隐患,只能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