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的时代

公元一八六年,南北战争结束,李夏与刘汉约为父子之国,正式休养生息。


 同年李夏裁军八十万,完善九大督军府,每府仅保留三万六千名职业战士,九万府兵,和二十四万后勤常备军。


 同时又在军事制度上,正式确立征北、征南、征西、征东、征北、西州、中州、北州、辽州等将军府的权柄与职责。


 又令太史慈、臧霸、徐晃、韩忠、张辽、张辽、高顺、魏越、王雄、阎志、等军团统帅,总领各州军政,引兵经略四方。


 又命石勒、刘豹、多隆、罗睺、日律、粟栗、步度根、拓跋荣、慕容度、慕容虎等诸族将领,在就近辖区,向外开疆拓土...


 毕竟这些游牧民族出身的将领,天生便有,侵略四方,开疆扩土的风俗...


 如今有李信这名天可汗指路,再加上夏军的府军制度,和阴山兵工厂,太岳精工厂的精工和器械加持...


 这些配备了骑兵三宝,刀枪甲胄,和强弓劲弩的草原骑兵,打穿西域,横扫亚欧非,只是时间问题...


 在梳理完军事战略之后,大夏境内也逐渐解除战时状态,全面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贾诩这名首辅大臣,也开启了属于,内阁治世的时代...


 从疆域的拓展统计,中原的统治与稳定,官员的登记与造册,州郡百姓人口的普查,贫下之农的迁移安置。


 开荒法令的完善,各地州府工厂的建设,一座座学院的和竹书馆的建立...


 第一届科举取士的督理,甚至南北交融的策略,等等太多了。


 这些政策中,随便拿出一项来,都能让李信头大,更何况还是九项新政的同时实施与办理...


 能完成这些东西的,非辅国大能,非丞相之才,不能为也。


 就算是胸有韬略的贾诩,在施政督理的过程中,也不免有些吃力,甚至是勉强及格,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前进。


 好在李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让贾诩,一下子直接完成...


 而是效仿三月一小步,五月一踏步的治国方略,将这些行政上的东西,分成十二个阶段来完成。


 每个阶段完成特定指标,一点点的循序渐进,倒也让贾诩等一众文官身上的担子,更加紧凑和有序。


 各级文官集团在努力梳理秩序,完善大夏法度,迁徙安置贫民流民,开荒授田的同时,武将集团也没有闲着。


 首先是李信麾下各个将军府,分批次的在军队中裁撤役卒,同时筛选精锐士卒整顿武备。


 而后开往各新设的军事分区,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他们,开疆拓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