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第一纨绔白菜二代
第311章 公输父子(第2页)
“千万不要因为高卿云看起来与世无争,就觉得他是翩翩君子。这个人才是这个王朝最会玩弄权术的家伙。”
“我很难判断,他心底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我会觉得他是为百姓社稷着想,但有时候,似乎又不是这样。”
“所以,他的心思连我都摸不透啊!”
公输仇对此并没有反驳,事实上,自他步入官途开始,能让他佩服的也只有两人。
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另一人便是高卿云。
这个人的威望高得可怕,也许在朝堂上,有人能与其分庭抗礼。
但就天下庙堂而言,受其提携之恩者,受其耳提面命者,数不胜数。
以前曾出现过一个局面,朝廷统一之初,下令收取桑田税。
但那时天下纷争刚刚平息,百姓饭都吃不饱,又哪来的银两粮食交税?
不仅百姓暴动不止,连各大州郡的官员,都不将朝廷的政令当回事。
夏元帝彼时无可奈何,竟想通过武力镇压。
而在这紧要关头,是那个叫高卿云的男人,开创了“田亩租借”的法子,竟用一年时间,就让百姓愿意纳税,更使得各州六成以上的官员则亲自下到田地,普及政令。
这其中,除了“田亩租借”是从百姓根本利益出发之外,更有他的巨大威望。
百姓愿意相信,官员愿意推动,这放在一个王朝内部,是极其不同寻常的。
当然,正是从那时开始,夏元帝便对高卿云起了戒心。
尽管他身居高位,但却没有相应的荣誉傍身。
统一以来,赐爵封侯者不在少数,而恰恰最大的功臣高卿云没有任何收获。
也许会有人说,他都都已经位极人臣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要知道,他带出来的学生,都封伯、封侯了。
后来,似乎为了给天下一个理由,夏元帝颁布了一道政令,非军功者,不授爵。
但实际上,昔日的旧爵,并无几人有军功傍身。
就更不必提,高家老二高行烈身上军功可谓傲视群雄,也没有赐爵的迹象。
“我很难判断,他心底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我会觉得他是为百姓社稷着想,但有时候,似乎又不是这样。”
“所以,他的心思连我都摸不透啊!”
公输仇对此并没有反驳,事实上,自他步入官途开始,能让他佩服的也只有两人。
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另一人便是高卿云。
这个人的威望高得可怕,也许在朝堂上,有人能与其分庭抗礼。
但就天下庙堂而言,受其提携之恩者,受其耳提面命者,数不胜数。
以前曾出现过一个局面,朝廷统一之初,下令收取桑田税。
但那时天下纷争刚刚平息,百姓饭都吃不饱,又哪来的银两粮食交税?
不仅百姓暴动不止,连各大州郡的官员,都不将朝廷的政令当回事。
夏元帝彼时无可奈何,竟想通过武力镇压。
而在这紧要关头,是那个叫高卿云的男人,开创了“田亩租借”的法子,竟用一年时间,就让百姓愿意纳税,更使得各州六成以上的官员则亲自下到田地,普及政令。
这其中,除了“田亩租借”是从百姓根本利益出发之外,更有他的巨大威望。
百姓愿意相信,官员愿意推动,这放在一个王朝内部,是极其不同寻常的。
当然,正是从那时开始,夏元帝便对高卿云起了戒心。
尽管他身居高位,但却没有相应的荣誉傍身。
统一以来,赐爵封侯者不在少数,而恰恰最大的功臣高卿云没有任何收获。
也许会有人说,他都都已经位极人臣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要知道,他带出来的学生,都封伯、封侯了。
后来,似乎为了给天下一个理由,夏元帝颁布了一道政令,非军功者,不授爵。
但实际上,昔日的旧爵,并无几人有军功傍身。
就更不必提,高家老二高行烈身上军功可谓傲视群雄,也没有赐爵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