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李南乐挑起眉,不赞同道:“未必如此,世家大族规矩繁多,以杜夫人的身份进入族内,恐怕会遭受歧视。 

 在这样的环境里,她想要心无旁骛地学习机关术,何其艰难。” 

 “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长期遭受打压和言语辱骂,会让她变得自卑,性格也会变得畏畏缩缩、胆小如鼠。” 

 赵墨砚听了,手托着下巴沉思片刻后,缓缓点了点头,她说的有道理。 

 人的一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天分和努力固然重要,但从小生长的环境确实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或许杜夫人的父亲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与族里抗争将杜夫人认回去。 

 郑娇娇登基失败,她原先拿下的城池自然而然地被朱司清接收。 

 有了韩家子弟的帮忙,一切进展得颇为顺利,唯有原京城附近周边的城镇有些棘手。 

 京城即将沦为绝地,方圆百里内显然不再适宜居住生活。 

 韩老祖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刻传信给了朱司清,让他安排京城方圆百里内的所有百姓进行迁移。 

 那些家无产业的人,自然十分配合,可那些有家业的人,反抗情绪极为强烈,迁移工作困难重重。 

 哪怕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原因,他们依旧无动于衷。 

 对他们而言,放弃这里的一切,迁移到其他地方,就意味着放弃祖辈们的所有努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无奈之下,朝堂发布通告,表示愿意按照祖产的三成进行补偿。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不愿迁移,人心贪婪,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补偿。 

 朝廷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很快再度发布通告: 

 若在一年内迁移,按照三成进行补偿,超过一年,将没有任何补偿。 

 这下,那些还想抗争、多争取补偿的人,再也没了侥幸心理,只能纷纷配合。 

 此刻身在大光寺的百家姓一族,正每日每夜地翻译李南乐所给的书籍。 

 他们牺牲睡眠时间终于将所有书籍翻译了出来。 

 随后,他们把关于农事方面的书籍郑重地交给了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