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从龙之功?

 卯时,旭日东升。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巍峨的紫禁城外,入目尽是身着各色官袍的官员。 

 早在小半个时辰之前,听闻肃穆宫钟声响起的文武百官们便是不约而同的齐聚于此,身上皆是穿着缟素。 

 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中,众多朝臣低声讨论的话题除了己然殡天的泰昌皇帝之外,便是立于队伍前列的"顾命大臣"。 

 几日前,气若游丝的泰昌皇帝拖着病体,在乾清宫召六部九卿的同时,还钦点了十三位"顾命大臣"。 

 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三位阁臣以及英国公张维贤这等勋贵重臣,还出人意料的包括了一位官位不显的五品官员。 

 此人便是在朝野间颇有名望,被誉为"东林骨干"的户部给事中,杨涟。 

 ... 

 轻叹了一口气,无视了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年近五旬的杨涟心中五味杂陈。 

 不管旁人心中作何感想,至少泰昌皇帝对他是恩重如山,不顾他区区给事中的微末身份,在病重之际,将他叫至御塌之前,顾命托孤。 

 如此信任,纵使他粉身碎骨,也难报万分一二。 

 因为有着"顾命大臣"的这层身份,兼之他为官多年,颇有清名的缘故,杨涟虽然官位不显,但或多或少也清楚如今紫禁城中的诡谲局势。 

 皇位传承,向来暗流涌动,千百年来不外如是,更何况昔日那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可谓是人尽皆知。 

 杨涟十分清楚,待会进宫之后,或许会面临何等考验乃至于"威胁"。 

 但他得蒙泰昌皇帝信任,将其钦点为顾命大臣,自是不会因为些许困难便主动退缩。 

 无论那郑贵妃在宫中设下何等天罗地网,他都要匡扶国本,扶持太子朱常洛登基,以报泰昌皇帝的知遇之恩。 

 想到这里,杨涟清瘦的脸颊上便是涌现了些许视死如归,呼吸也是不自觉的急促起来。 

 ... 

 像是察觉到不远处杨涟的异样,原本正闭目养神的东阁大学士刘一璟缓缓睁开了眼睛,并不动声色的朝着身旁的韩爌点了点头,嘴角涌现了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