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子鹰犬(上)(第3页)

 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做出某种决定一般,身着红袍的司礼监掌印躬身禀报:"陛下,奴婢近些年精力不济,恳请陛下开恩,允准奴婢告老还乡。" 

 言罢,司礼监掌印便是重新跪倒在地,脸上满是倦色。 

 他虽是泰昌皇帝的心腹大伴,与其相处数十年,更是亲眼瞧着朱由校长大的浅邸老人,但一朝天子,一朝臣。 

 有他这位司礼监掌印压在头顶,李进忠终究是不好做事。 

 闻声,不待朱由校有所

反应,一旁的杨松泉也是跪倒在地,哆哆嗦嗦的拱手道:"敢叫陛下知晓,奴婢己是年过七旬,实在无力伺候陛下,还望陛下开恩,允准老奴还乡.." 

 大明内廷十二监,各有各的差事。 

 其中司礼监有代替天子审批奏本之权,司礼监秉笔更是号称"内相",权势滔天,一向由天子心腹大伴担任。 

 至于御马监,虽然权势不似司礼监那般滔天,但却掌管宫中禁军权柄,并且还管理宫外诸多皇庄,草场,与户部共理财政,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觑。 

 回想昔日在乾清宫外虎视眈眈的数百"净军",朱由校眼神不由得为之冰冷起来,知晓这其中纵使没有眼前的老太监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怕也是袖手旁观。 

 此等不辨忠奸之人,确实不宜继续留在宫中了。 

 "既然杨伴伴年事己高,朕若是执意强留,倒是显得不近人情了。"半晌,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便是在乾清宫暖阁内响起。 

 移宫案顺利解决,朱由校也懒得秋后算账,更何况眼前这杨松泉既然有胆子来见自己,定然是想好了说辞。 

 "多谢陛下恩典,"尽管朱由校没有将话明说,但在宫中待了近六十余年的御马监掌印哪能听不出眼前皇帝的言外之意,如释重负的同时,不忘颤抖磕头谢恩。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内廷十二监不同于外朝,宫中内侍皆为天子家奴,朱由校一言便可定其职位。 

 "奴婢告退,"见朱由校迟迟没有理会跪在一旁的司礼监掌印,深谙人心的杨松泉赶忙磕头谢恩,忙不迭朝着外间走去。 

 瞧其生龙活虎的脚步,与刚刚哆哆嗦嗦,风烛残年的样子,简首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