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张家口堡

 自永定门而出,一路纵马向西而行不过西百余里便是号称京师门户的"宣府镇"。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宣府镇东起居庸关,西抵西洋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险要。 

 永乐年间,为提防漠北蒙古南下,朝廷遂在历朝历代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边地防务,并最终使宣府镇成为"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边陲重镇。 

 正统年间,因"土木堡之战"的缘故,作为扼守京师的宣府镇遭受到战火的洗礼,受损严重。 

 临危受命的景泰帝在派兵收复丢失的边陲关隘后,便着手修缮宣府镇,并于宣府镇外扩建军事要塞,其中便包括了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的张家口堡。 

 关于张家口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宣德年间,因其险峻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并享有"武城"的美誉。 

 并且因张家口堡靠近塞外,城中除却戍边的将士外,还吸引了不少商人自发前来,并于此地定居。 

 久而久之,张家口堡人口兴盛,其军事地位也逐渐被商业贸易所取代。 

 嘉靖三十年,朝廷摒弃以往通过"朝贡"方式与蒙古部落之间进行的贸易,转而正式设立"贡市",其地点便设立在商业兴盛的张家口堡。 

 此后数十年间,朝廷与蒙古部落之间的"互市"虽然时有变动,但却丝毫没有动摇张家口堡的地位,每日都有大量商队由此深入塞外,一夜暴富;也有人就此一去不回,只将一具枯骨,留在无垠的塞外。 

 日月交替间,巍峨宏伟的张家口堡见证了无数"旅蒙商人"的崛起与落寞,但早在国朝初年便于此地繁衍生息的几个家族却好似置身事外,从未受到半点影响。 

 其中,尤以坐落于城池西侧的"范家"声势最为煊赫,其规制明显逾越的府邸更是几乎将城池西北角连成一片。 

 据城中好事者说,张家口堡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前往拜会"范家",有时就连宣府镇的"老爷们"都会屈尊前来。 

 但对于"范家"声势为何如此煊赫,以至于令城中官员都是小心翼翼,好事的百姓们却是讳莫如深,不敢多谈,只是旁敲侧击的提醒这范家在张家口足足传承了两百余年,现任家主范永斗己是第七代掌门人。 

 传说这位自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范永斗早些年也曾念过书,但因为屡次不中,迟迟没有考取功名,便将全部精力用于商贾之事上。 

 彼时的范家虽然在张家口堡大名鼎鼎,但还远没有达到如今这般煊赫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