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启元年(下)(第2页)

 此等"破绽",对于察言观色的"茶博士"而言,实在是太明显不过。 

 随手打赏了身旁茶博士些许散碎银两之后,老太监王安便是簇拥着朱由校径自朝着二楼而去。 

 这一楼大厅牛鬼神蛇混杂,着实有些混乱,万一有些不知好歹的"青皮"说些龌龊话脏了天子的耳朵,可就不美了。 

 行至二楼,并缓缓落座之后,只见得一名瞧上去西十余岁的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的慷慨激昂,不时引得周围茶客的喝彩搭茬,气氛很是热闹。 

 "诸位宾客怕是有所不知,如今圣天子在上,我大明中兴有望,但在数千里之外的陕西,却有宗室被活生生的冻死.." 

 "听说还是一对父子呐,实在是可怜的很.."提及此事,说书先生激昂的声音中也微微出现了些许动容,满脸感慨。 

 "这种事自古有之,大过年的,你这老头便不要说这些丧气话了.."片刻过后,二楼另一处雅间便有人略带不满的呼喝道。 

 若是放在前些年,众人或许还会借着此事暗暗讽刺幽居深宫不出,对宗室刻薄寡恩的万历皇帝。 

 但最近几个月新天子的所作所为,京师的百姓们可是切切实实瞧在眼中,自是没有人闲来无趣的"落井下石"。 

 "是是是,这位贵人说的是.."见周遭食客对于宗室被饿死的"趣闻"不感兴趣,这名经验丰富的说书先生便是迅速调整好了情绪,转而重新换了一个话题。 

 "要说咱们大明这些宗室着实命运多舛,有人因饥寒交迫,冻死在城墙脚下无人问津;有人富可敌国,日进斗金,日复一日的过着神仙日子.." 

 依着过往的经验来看,市井间的百姓们对于贪赃枉法的宗室藩王最是"义愤填膺",但对其事迹也最是感兴趣,乃是经久不衰的谈资。 

 "你这老头当真敢胡言乱语,我大明天子富有西海,哪个藩王敢号称富可敌国,比咱们天子还要富裕?"很快,便有食客对说书先生的言论表示了反对,但其声音中却并无太多质疑,反倒是隐隐约约充斥着些许迫切。 

 "嘿,这位看官怕是有所不知了吧,咱们河南洛阳的福王爷可是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