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婚(第2页)

 为了尽量减少繁琐的步骤,泰昌皇帝的遗孀李昭妃也提前从自己的寝宫赶至慈庆宫,接受朱由校的拜见。 

 望着眼前面容清瘦,身材挺拔的年轻天子,几位慈祥的老妇人脸上满是欣慰。 

 待朱由校起身之后,更有几位年岁大致相同的少女自角落处涌了出来,口中不断呼喝"皇兄",为殿中平添了一份喜庆的气氛。 

 但在另一侧,面容与朱由校有三分相似的幼弟朱由检却是不发一句,明明是九岁的孩童,脸色却有些隐晦不定,叫人猜不透其心中所想。 

 与殿中的太妃们寒暄片刻,朱由校又在身旁内侍的催促下,马不停蹄的赶往"三大殿"之首的皇极殿。 

 在这座被视为大明权力中枢的宫殿中,以内阁首辅方从哲为首的群臣们早己等待多时,青石砖道上也铺满了由江南进贡的红毡。 

 在鸿胪寺官员的指挥下,随着朱由校的身影出现,殿中顿时鼓乐齐鸣,山呼海啸。 

 "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啪。 

 长鞭声响起,在鼓乐声中,在京的宗室皇亲会同勋贵们共同迈入皇极殿,朝着上首玄台上的天子恭贺。 

 此时殿中众臣望向天子的眼神己是大为不同,回想过去几个月所发生的种种,谁也不敢再小觑这位自幼被养于深宫中的天子。 

 今日过后,己然登基称帝,并且"亲政"数月的天子即将享有"大婚"的加成,即将对皇权拥有更为牢固的掌控力。 

 天下万民,对于高台上的天子,也将增加一分认同。 

 "众卿平身。" 

 不知过了多久,年轻天子略显激动的声音于偌大的皇极殿内悠悠响起,而角落处悦耳动听的鼓乐声也是随之适时停止。 

 "多谢陛下.." 

 又是整齐划一的海啸过后,殿中心思各不相同的朝臣们便是依次起身,望向提前数日便被钦定的"迎亲使者"。 

 按照往昔惯例,负责替天子大婚迎亲的"使者"多由朝中肱骨老臣担任,以示皇室对于朝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