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给皇帝送礼?(第2页)
"我朝廷不费一兵一卒,便令乌撒府土官安孝良伏法,实在是可喜可贺.."
上周,贵州巡抚李枟和黔国公沐昌柞的奏本一前一后传回京师,声称乌撒府土官安孝良自知罪孽深重,己是自缢而亡,其位置己是空闲出来,等待着朝廷的委任。
"这些西南土司蛇鼠一窝,还要严加盯防才是。"闻言,朱由校自小山般的奏本中抬起了头,深邃的表情不辨喜怒。
这乌撒府虽是西南的咽喉要塞,但历来被当地夷人所掌控,纵是安孝良"认罪伏法",朝廷也难以彻底掌控当地。
对于乌撒府土官的任命,也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最终还是要落到当地夷人的身上。
"陛下说的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之后,眼见得朱由校心情不错,老太监王安转而低声禀报道:"陛下,这两日,有人走奴婢的路子,说是想做些运河上的生意.."
"事关重大,奴婢不敢擅自决断.."说到最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一张老脸上也涌现了些许惊疑,似是怕天子怪罪。
"哦?居然能找上大伴?看来这生意不小嘛,"出乎王安的预料,年轻的大明天子并未露出不满或愤怒,反倒是语气轻松的调侃道。
见天子似是来了兴趣,老太监王安赶忙补充道:"说是愿意献上两成干股,每年或可从中获利十万两不止.."
国朝传承至今,太祖定下的诸多祖制早己名存实亡,就连作为承担替朝廷输送粮食的"漕船"都渐渐被宗室藩王或者高官显贵们"公器私用",夹带物资货物。
相比较之下,仅仅是在运河上做些生意,便显得无关轻重了,更别提这背后的"东家"还如此懂规矩,知晓主动给天子拿出两成干股。
在他看来,这不就是给天子白送钱吗?
"哪的人?什么来头?"似是想到了什么,朱由校的眸子中突然涌现了一道寒芒,不自觉提高了声音。
凡是能够在运河上做生意的,无一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以这些人的身份,压根不用跟自己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