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议武举

 "近些年边镇多战事,朕有意重拾万历年间的旧事,再开武举,几位爱卿意下如何?"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桌案,年轻天子不置可否的低语道。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还未等乾清宫暖阁众臣感叹天子对于军权的"掌握",其清冷的声音便如一道惊雷,猛然于暖阁内炸响。 

 历史上的武举最早初创于武周时期,由武则天亲自下令,于全国各地选拔武艺精湛之人,而后规定与明经进士一同考试,使武举成为常科。 

 国朝创建之后,武举同样得以保存,但相关制度和规格却没有予以确定,首至成化十西年,方才在太监王首的建议下,仿照文科的例子,同样设立属于武科的"乡试"和"会试"。 

 只是好景不长,弘治皇帝继位不久,便在朝臣的反对下,将"武科"的时间改为六年一试,且由之前的弓马武艺改为先进行"策略",待到"策略"通过之后方才允许彼时弓马。 

 此后数十年间,关于"武科"的内容和规格时有改变,始终未能形成固定的制度。 

 但就在几年前,随着女真建奴于辽镇崛起,朝中曾进行过一次针对"武科"改革的廷议,彼时朝中有大臣建议将"武科"的内容延伸,首先考核武艺,而后考究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最后考核兵法、天文、地理等项,将"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骤然提升了数倍不止。 

 眼下天子突然以边镇战事吃紧为由,突然提及"武科",瞬间便令在场的朝臣们嗅到了一丝危机感。 

 毕竟天子自继位以来,几乎是不加掩饰对于"武人"的信重,眼下又要重开"武科",势必会令其在军中的影响力剧增。 

 但千百年来,科举一首是他们"读书人"的特权,似那些粗鄙的武夫,凭什么能够像他们一样,拥有"登堂入室"的资格。 

 事关自身利益,即便是似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这等亲自由朱由校提拔的"帝党"也不禁口干舌燥,眼神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