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御驾亲征?(中)

 "天子要御驾亲征?" 

 东华门内的文渊阁中,当值的首辅方从哲闻听眼前内侍的禀报,圆润的脸颊上顿时泛起了一抹惊容,手中朱笔随之掉落,在公文上溅起了点点黑墨。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作为当朝首辅,他或许可以允准天子信任"武人",准备天子打破"祖制",复建税课司,整饬商税,甚至可以默许天子将"武科"设为常例,并允准各地吏员转官。 

 但唯独针对于天子"御驾亲征"这一条,他是万万不能同意的,毕竟大明历任天子"御驾亲征"的下场实在是有目共睹。 

 回首往昔,泰昌皇帝病入膏肓之际,曾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并于次日病逝,龙驭宾天。 

 他作为当朝首辅,仅仅是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便被朝中东林党在事后冠以"弑君"的罪名。 

 若非当今天子深明大义,深知他那时左右为难的处境,对他既往不咎,否则他眼下最好的处境,也是遣戍九边。 

 同理,天子御驾亲征,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他这位内阁首辅拿什么向天下万民交代。 

 后世的史书,又该如何评价他这位间接导致了两位大明天子"殡天"的内阁首辅? 

 "胡闹!" 

 "天子这是要干什么?!" 

 许是情绪过于激动,一向对朱由校心存敬畏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也不禁有些"失态",言辞颇为激烈,使得在场吏员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敢随便搭话。 

 "元辅,王公公的意思,也是希望您能够率领群臣,劝谏皇爷收回成命.." 

 见眼前的内阁首辅率先表露了"态度",负责来传旨的小内侍好似如释重负一般,悄悄松了口气,并在方从哲略有些诧异的眼神中,小心翼翼的禀报道。 

 按理来说,他们这些内侍作为"天子家奴",当以天子的命令作为最高指示,但"御驾亲征"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思来想去,深知朱由校脾气秉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干脆拼着事后被朱由校怪罪的风险,授意门下的小内侍,趁着传旨的当口,寻求朝臣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