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瓮中之鳖(上)(第2页)
此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虽然仍是身着内侍的服饰,但内里却套着一层文山甲,声音也不似往常那般阴柔,反倒是有了一丝金属之音,提及杨肇基的时候,眸子中更是夹杂着毫不掩饰的欣慰。
这杨肇基不愧是军中老将,不仅行动果决,不受那些繁文缛节约束,且对天子忠心耿耿。
昔日听闻天子御驾亲征的时候,这杨肇基便不顾私自"调兵"的嫌疑,亲领麾下标营,准备赶往东昌府护驾。
而后因天子改变行程,首奔兖州府而来,己然行至半路上的杨肇基又匆忙弃船而行,不敢有半点耽搁。
反观山东其余各府的兵马,这都多长时间了,仍在互相推诿,迟迟没有个章程。
"陛下,臣请调登莱官兵护驾.."
闻听奉命节制山东兵马的杨肇基最迟五日便可赶来与大军会和,表情冷凝的黄得功脸上先是露出了一抹喜色,随后又郑重其事的请命道。
此役随同天子御驾亲征的京营将士和西卫营将士们虽是有两万五千余人,但兖州府的流民百姓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流民百姓极有可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丧失理智,沦为那"白莲贼首"徐鸿儒手中的棋子。
况且依着此前山东巡抚赵彦的奏报,徐鸿儒麾下光是分别攻伐各个县城的"精锐"加起来便足有数万人。
如此悬殊的兵力下,杨肇基麾下的千余名标营亲兵,便显得无足轻重了。
尽管内心笃定,只凭眼前的这些"游兵散勇"断然无法威胁到朱由校的安危,但为了稳妥起见,生性高傲的黄得功仍是建议自登莱调兵,以狮子搏兔的姿态,围剿兖州城外的叛军。
"且先不急.."
出乎在场所有将校的预料,高居于战马之上的天子非但没有露出半点惶恐和不安,神情反倒是有些兴奋。
大明各地卫所军备废弛乃是人尽皆知之事,且此次"御驾出征"事发突然,自己本就没有指望过山东各地的勤王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