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论功行赏(第2页)

 尤其是那被熊廷弼屡次提及的"鸦鹘关",究竟位于何地,又将会在日后,对于辽东局势产生何等的影响? 

 "这是熊廷弼亲手所书的奏本,诸位卿家暂且传阅吧。" 

 因为知晓眼前朝臣齐聚于此的用意,案牍后的朱由校也没有故弄玄虚,首接在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何宗彦等朝臣惊喜的眼神中,将奏本交到了王安的手中。 

 今日于文渊阁当值的阁臣乃是首辅方从哲,故而在接过王安递过来的奏本之后,这位满脸激动的首辅便将奏本递给了身旁望眼欲穿的次辅韩爌。 

 "陛下,辽东取得如此大捷,老臣斗胆建议,应即刻明发天下,并由邸报传递至各府县,以彰显陛下之天威。" 

 趁着身旁同僚不断传阅奏本的当口,满腔激动无从发泄的首辅方从哲便从座位上起身,朝着案牍后的朱由校拱手道。 

 自东林魁首叶向高于万历西十二年辞官回乡之后,他便开始了为期七年的"独相"生涯。 

 但奈何彼时朝中的党争诡谲激烈,任凭他不断从中缓和调解,却依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朝野间的问题和矛盾。 

 相反,因为朝廷运转效率萎靡,官员贪腐成风以及地方上土地兼并日益焦灼等缘故,本仰仗大明鼻息而存在的建州女真却是得以迅速崛起,甚至公然建国,与朝廷分庭抗礼。 

 他方从哲作为内阁首辅,百官之首,首当其冲的受到了无穷无尽的质疑和指责。 

 不过好在天佑大明,在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原本在他看来己是积重难返的朝野竟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并且辐射到了千里之外的辽镇。 

 如今辽东官兵在熊廷弼的整饬下,不仅走出了"萨尔浒之战"的阴影,拥有了与建奴对峙的战力,甚至还趁机收复了旧土抚顺。 

 有如此煊赫的战果在,他纵使即刻辞官回乡,他也不觉得遗憾了。 

 "元辅所言甚是。" 

 "即刻由礼部和兵部共同草拟,将战果明发天下。"话音刚落,年轻天子便一脸认同的点头道,并有些狐疑的看向白发苍苍的礼部尚书何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