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临济宁(下)(第2页)
这济宁城可是漕运重镇,每日来往于此的运船无数,尽管一成的差额听上去不算严重,但实际上己然是十分恐怖的数字了。
至少几个月前,白莲贼首徐鸿儒在郓城起兵叛乱,并占据夏集,导致漕运中断的那段时间,停靠在运河上的船只都不曾出现如此巨大的"亏空"。
"呵,这可是关系到京畿之地数百万军民百姓生计的粮船呐.."
"这些乱臣贼子,真的是胆大包天呐.."
沉默半晌之后,年轻天子清冷的声音便在气氛冷凝的码头上悠悠响起,尽管其声音不算宏亮,但孙传庭等人却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回禀陛下,微臣己然按照旨意,将登莱镇囤积的军粮悉数装船,随时可以逆流而上,运抵至京师,决然不会影响到民生。"
见天子眼神冰冷,登莱巡抚袁可立便上前一步,如实汇报近些时日的所作所为。
他治下的登莱镇虽然仅仅设立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因为承担着辽镇后勤的重任,故此囤积了大量的军粮,以备不时之需。
尤其是在登莱参将毛文龙逆流而上,率军突袭了女真腹地牛毛寨,并在皮岛开镇建军之后,这登莱镇的军事地位便越来越高,朝廷所倾斜的资源也越来越多。
故此即便漕运中断,以登莱镇现有之存粮,也足以保证京师的粮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会出现任何波动,以免让朝廷重蹈数月前的被动局面。
"做的好。"
面容冷肃的点了点头之后,朱由校便将目光重新投向稍远些,正在不断搬运辎重商船的京营士卒们。
此次赶赴南首隶,为了尽量不"打草惊蛇",他自通州登船之后,除却在东昌府稍作停歇,与山东总兵杨肇基汇合之外,再没有停留。
而这漕运重镇济宁,便是他赶至淮安府之前,最后的"歇脚处",故此将要未来所需的粮草尽数补充完毕。
"陛下,"眼瞅着堆积在码头的辎重越来越少,诸多等候多时的登莱官兵们也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悉数登船,欲言又止多时的济宁知州孙传庭终是咬牙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