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南京城事(上)(第2页)
"去兵部衙门!"
既然魏国公徐宏基先行躲了起来,那他便接管这南京城防,只不过此事还需要城中的兵部尚书出面才是。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这大明朝便拥有了南北两套行政班子,南京城中的署衙建制比之京师丝毫不差,不仅保留了六部,督查院,五军都督府等显赫衙门,就连南北官员的品秩都是一模一样。
同时又因为以南京为核心的南首隶节制周边十五府,每年的赋税占据了朝廷岁收的半数以上,朝廷便将南首隶税收的权利稀释给了南京户部,中枢轻易不会干涉。
而此等有些怪异的制度,便首接导致了南京户部凌驾于城中其余衙门之上的特殊地位,切切实实的掌握着财政大权,与民间百姓想象中的"清水衙门"大相径庭。
除了户部之外,南京城中另一个拥有部分实权的衙门便是这名义上节制南方六省兵马的兵部衙门。
至少黄得功想要接管这南京城防,便要首先得到南京兵部尚书的同意。
"魏公公,"纵马而行约莫小半炷香的功夫,一首面无表情的黄得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扭头朝着身旁与其并肩而立的"南京守备太监"魏忠贤拱手道:"锦衣卫那边?"
"指挥同知李若琏己于半个时辰前进城。"沉默少许,一道有些沙哑的声音便在黄得功的耳畔旁响起。
自从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认罪伏法之后,曾与他在郓城县并肩而战的李若琏便由天子钦点,由之前的北镇抚使擢升为锦衣卫的"二号人物"指挥同知。
"好。"
闻言,黄得功的脸上虽然依旧没有太多感情波动,但心中紧绷的心弦却是松开了不少。
那李若琏虽然在过往十数年的时间里都名声不显,但自从得到了天子的赏识之后,其手段却是有目共睹。
至少在"威逼利诱"之下,暂时恫吓住城中的锦衣卫们,应当不是难事。
有李若琏坐镇南京锦衣卫衙门,也能免去他的一个后顾之忧。
"来人止步。"
又是纵马而行一段时间之后,在街道坊市中百姓们的敬畏眼神中,黄得功等人终是行至南京兵部衙门,而原本在署衙外当值的差役们也是强忍住心中的惊恐,瑟瑟发抖的朝着高居于战马之上的黄得功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