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辽南(第2页)
故此,哪怕明知整饬辽南或许会对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也只要能够加速朝廷收复辽东的进程,他依旧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至于话语间对于"朝鲜"的成见,则是建立在朝鲜国王李珲诸多耐人寻味的举措之上。
这位年轻时靠着他们大明出兵击溃日本军队,方才坐稳了世子之位,并得以"复国"的朝鲜国君似乎有些忘恩负义呐。
嘶。
寂静的暖阁中微微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望向首辅的目光中也夹杂着一抹决然,首辅这话就差明着指责朝鲜"三心二意",与建奴暗通款曲了。
要知晓,这朝鲜在过去两百余年的时间里,一首是他们大明最为忠心和虔诚的附属国,刚刚那些言论若是宣扬出去,必会在朝鲜国内引发哗然,甚至动摇两国之间的关系。
兴许是这个话题太过于敏感,就连一贯在军费开支上"斤斤计较"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此刻也是沉默不语,默默等待着案牍后年轻天子的决断。
"朝鲜.."
"左右逢源.."
默诵了几句之后,朱由校转而抬头,看向眼神坚毅的内阁首辅,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
在原本的历史上,或许是被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或是战略眼光不足,终努尔哈赤有生之年,都未曾对朝鲜动兵。
与漠南草原上,诸多蒙古部落之间的关系,也一首是以笼络为主。
但是当努尔哈赤病逝,其子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却是展现出了与努尔哈赤截然不同的国策。
皇太极才刚刚继位,便不顾朝中大臣反对,执意派遣二贝勒阿敏强征朝鲜,并提拔幼弟多尔衮,征讨在漠南草原上态度暧昧不定的部落。
在女真人犀利的攻势之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曾作为朝廷在辽东战场重要盟友的扎鲁特部和朝鲜便先后切断了与朝廷之间的从属关系。
此后朝鲜虽然也曾试图"拨乱反正",但终难以越过兵强马壮的建州女真,被迫沦为其附庸,导致朝廷在辽东战场如履薄冰,势单力薄。
而现如今,女真建奴既然提前数年对漠南蒙古动兵,也极有可能转而将矛头对准朝鲜,从而达到铲除朝廷羽翼,解决后顾之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