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是兵部尚书,朕是在问你。免费看书就搜:书群小说网 " 

 半晌,年轻天子不辨喜怒的声音于暖阁中幽然响起,使得于桌案上摆放的烛火摇曳不定,也将其面容映衬的愈发深邃。 

 尽管后世诸多学者对于后来担任辽东经略的袁崇焕"袁嘟嘟"嗤之以鼻,认为其"五年平辽"的豪言壮志更是一句笑话,但依着史书上的记载,袁崇焕在得知皇太极先后率兵征讨了蒙古诸部及蒙古,肃清了"后患"之后,确实不止一次上书中枢,表达了对于建州女真借道蒙古,通过翻越燕山山脉,首扑大明京师的担忧。 

 为此,袁崇焕曾试图重新整饬蓟镇行伍,以加强中枢的防备,只可惜未能得到彼时崇祯皇帝及满朝文武大臣的支持,最终被女真人出其不意的兵临城下,酿成了彻底改写辽东局势的"己巳之变"。 

 从此之后,女真人不再局限于大明重兵把守的辽东战场,而是利用自身无与伦比的行动力,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大明脆弱的边防,立于不败之地。 

 "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言。" 

 "但蓟镇乃京师门户,确实当予以整饬,以能臣良将坐镇。" 

 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兵部尚书的神情愈发小心,原本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也夹杂着一抹惶恐,心中再一次为天子的"高瞻远瞩"而叹服。 

 "让洪承畴和卢象升去吧。" 

 短暂的沉吟过后,朱由校凝眉做出了最终的决断,清冷的声音中充斥着不容置疑的态度。 

 事实上,早在前任蓟镇总督文球第一次上书致仕的时候,他便萌生了以"帝党"整饬蓟镇,扼守京师门户的念头,只不过碍于彼时朝中局势尚未明朗,东林党官员依旧蠢蠢欲动,这才始终未能如愿。 

 不过好在事到如今,原本暗流涌动的朝野己是趋于平静,他也能放心大胆的安插人手,而不必考虑各方势力的"反扑"。 

 而他心目中最属意的人选,莫过于在西南土司叛乱中,凭借着一己之力,抗衡奢氏叛军近半月之久的洪承畴,以及在原本历史上,近乎于力挽狂澜的"天雄军"主帅卢象升。 

 "微臣遵旨。" 

 见朱由校早己有了主意,兵部尚书王在晋赶忙拱手应是,心中微微有些感慨。